最后 , NFT的出现也可能改变数字世界的价值观体系和伦理准则 。 在互联网刚刚问世时 , 许多学者将“分享”与“链接”看作是互联网带来的“伦理新风”:在互联网发展之初 , 例如在“博客时代”的互联网生态下 , 人们自发、无偿地贡献自己产出的优质内容 , 并与他人分享 。 如蒂齐亚纳·特拉诺瓦就认为 , 互联网用户愿意进行无偿、自愿的网络行为 , 提供“免费劳动” 。 但NFT将原本无法商品化的事物 , 或者人们并未想过将其商品化的事物纳入商品结构之中 。 经由NFT , 商品结构实现了自身的扩散与再生产 , 这诚然是“所有权”的一次胜利 , 但对互联网伦理的长远影响犹未可知 。
文章图片
Tiziana Terranova, Network Culture: Politics for the Information Age, Pluto Press, 2004.
在当下 , NFT留给人们的除了震撼 , 还有一系列有待思考的问题 。 不妨以《卫报》对这些问题的总结作为结束语:
“或许NFT留下的最重要的遗产就是 , 它迫使我们追问艺术的本质 , 并思考我们想从艺术中得到什么:我们应该如何交易和看待艺术品?谁有赋予艺术品以价值的资格?……最大的问题是:是否可以在艺术品和资产之间划分出有意义的区别?答案或许并不总是肯定的——但如果我们希望艺术不仅仅是美化金融和推销商品的工具 , 那么这或许是一个值得坚持去尝试的理想 。 ”
参考文献:
[1]Collector buysfake Banksy NFT for £244,000:
https://www.theguardian.com/technology/2021/sep/01/collector-buys-fake-banksy-nft-for-244000
[2] Why You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NFTs: https://guardian.ng/life/why-you-need-to-pay-attention-to-nfts/
[3] NFTs are helping artists solve a vital problem: who owns digital artwork?
https://www.theguardian.com/artanddesign/2021/apr/03/non-fungible-tokens-digital-art-artists
[4] NFTs and me: meet the people trying to sell their memes for millions:
https://www.theguardian.com/technology/2021/jun/23/nfts-and-me-meet-the-people-trying-to-sell-their-memes-for-millions
[5] British Museum enters world of NFTs with digital Hokusai postcards:
https://www.theguardian.com/technology/2021/sep/24/british-museum-nfts-digital-hokusai-postcards-lacollection
[6]Beeple Has Won. Here’s What We’ve Lost:
https://www.nytimes.com/2021/03/12/arts/design/beeple-nonfungible-nft-review.html
[7] How Beeple Crashed the Art World: https://www.newyorker.com/tech/annals-of-technology/how-beeple-crashed-the-art-world
[8] “1000万美元买一个微信头像” , NFT到底是什么?“Vista 看天下”公众号 , 2021年9月14日:https://mp.weixin.qq.com/s/m6eC07VnxTh8HMCSPfkg4g
[9] 纳尔逊·曼德拉的孙子将以NFT形式拍卖小说 , 文学正在“去中心化”?“新京报书评周刊”公众号 , 2021年8月12日:https://mp.weixin.qq.com/s/18DrqdNQkoKj2ceXUGE0_g
作者 | 谢廷玉
编辑 | 李永博 青青子
【“NFT”元年:“数字代币”如何席卷了文化领域?|读刊】校对 | 危卓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