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信部、广电总局、央视总台联合发布了《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 , 广电总局又对高新视频做出了进一步的定义 , 并制定了相应规范 。 政策层面的扶持也让我国的超高清产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 超高清视频、高新视频的推广 , 给人们的观看体验带来了极大的提升 。
视频升级带来全新机遇
做事情 , 最核心的是要有“势” , 也即“风口” 。 2019年 , 工信部、广电总局、央视总台联合发布了《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 。 同年 , 广电总局又对高新视频做出了进一步的定义 , 并制定了相应规范 。 政策层面的扶持 , 也让我国的超高清产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 这正是视频领域的大“势” 。
超高清视频、高新视频的推广 , 给人们的观看体验带来了极大的提升 。 同时 , 这类视频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 那就是高码率 。 例如 , 多视角、自由视角的典型码率在30Mbps以上 , 8K VR的典型码率在100Mbps以上 。 这个特点其实也构成了广电、运营商最大的优势 。
目前 , 互联网企业有1/3以上的成本都来自带宽投入 。 所以 , 尽管对视频的清晰度有要求 , 但互联网企业一般走的都是“高清低码”的技术路线 。 对于广电和运营商而言 , 由于带宽资源相对充裕 , 完全可以走“高清高码”的技术路线 。 在相同或相近的视频编码技术支撑下 , “高清高码”的体验无疑要大大优于“高清低码” 。 如此一来 , 广电与运营商的优势就能体现出来 。
云演播开启全新市场
2020年11月 , 文旅部发布了《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 拉开了加速推动云演播发展的序幕 。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公布的数字 , 2019年 , 我国线下演出市场的规模达到538亿 。 尽管近期受疫情影响 , 其规模有所下降 , 但长期发展趋势依然看好 。 如果把这个演出市场搬到线上 , 以云演播的方式面对观众 , 有可能会产生一个百亿级的市场 。
线下与线上有着不同的特点 。 线下特点是现场气氛热烈 , 音响效果出众 , 但由于多数观众的位置距离舞台较远 , 所以往往很难看清一些微小但又精妙的细节变化 。 而演出一旦搬到线上 , 不仅失去了现场氛围的助阵 , 且需要面对切换内容成本极低的观众 。 因此 , 云演播内容如果要具备生命力 , 就不应只是对线下场景的“简单照搬” , 而应该根据线上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二次创作 。
2021年5月 , 在文旅部支持下 , 华为和中国歌剧舞剧院共同打造了《舞上春》的云演播 , 引入了4K、多视角、自由视角、8K VR等多种高新视频技术 。 其中 , 4K超高清引入了我国的自主标准——HDR Vivid , 能够呈现更精致、更细腻的画面;多视角能够让用户选择自己喜欢的个性视角观看 , 成为自己的导播;自由视角能够让用户360度自由旋转观看舞蹈演员最优美的姿态;8K VR能够为用户带来全沉浸的世界 , 让用户“登上舞台” , 获得近距离观舞的体验 。
文章图片
《舞上春》宣传片
舞剧中有一个“昭君出塞”的场景 。 通过8K VR , 观众甚至能够清晰的看到泪水从“王昭君”眼中流下的细节 。 这种体验是线下观演无法获得的 , 通过普通的拍摄方式也是难以呈现的 , 这正是高新视频技术 。
目前 , 《舞上春》云演播已在华为视频、天翼超高清、沃视频、咪咕爱看等客户端上线 。 商业模式方面 , 采用的是点播付费的方式 。 华为希望通过不断的尝试 , 来逐渐找到合适的价位 。 同时 , 华为也希望内容多了以后 , 能够形成会员套餐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