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君年:靠卖窗帘起家,投资6亿建房800套,如今每套价值过亿( 二 )



于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 地产业发展初期 , 汤君年就嗅出了其中的巨大商机和挑战 , 正式进入地产业 , 首站中国台湾 。 让汤君年一战成名的是台湾西门町的科达和龙门这两座百货商场 。 百货商场无论在什么时期都是资金流动的重要场所之一 。 不用做什么 , 单靠租金 , 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
更不要说 , 发展到现在 , 融合了娱乐与消费为一体的百货公司 , 简直就是各类潮流和资金双重汇集的最前沿 。 到目前为止 , 这两处的地产租金收入 , 仍然占据汤臣地产收入的一大部分 。 随后 , 汤君年将公司改制 , 成立了汤臣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进一步拓展了地产业务 。

很快汤君年的事业就在台湾形成了垄断之势 。 在1988年的时候 , 汤君年与台湾当地实力雄厚的集团合作 , 创造了“汤城”项目 , 创造销售奇迹 。 可以说 , 汤君年在台湾的也已经无人能敌 。 也是在这一时期 , 汤君年结识了著名女演员徐枫 , 并与之相恋最终结为夫妇 。
又因为夫人的爱好 , 成立了一家电影公司 , 也因此踏足影视行业 。 在原有事业如火如荼地进行之下 , 汤君年又将目光对准了发展中的香港 。 基于香港回归的大政策 , 以及香港本身的位置和环境 , 香港的地产和文化产业将有无穷的潜力 , 这才有挑战 。

所以在1988年 , 汤君年在香港大手笔投入 。 统一改成了“汤臣”的名号 , 是未来汤臣集团的原身 。 香港是一个起点 , 有了香港又怎么少得了澳门的身影 。 汤君年与赌王联手 , 同时将娱乐和地产延伸到澳门 。 由于涉猎广泛、资金数额巨大 , 政府对汤臣进行了为期六年的调查 。

大家称之为“汤臣案” 。 这六年的时间 , 让汤臣集团大受打击 , 限制了发展的速度 , 也同样耗费了汤君年大量的心力 , 也由此给汤君年的身心都造成了不小的损伤 。 既然这条路受限 , 那就开辟新的天地 , 而此时刚好迎来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发展时期 。
着力发展沿海地区经济、招商引资、引入房地产和证券也都在同步进行中 。 这给汤臣集团带来了无限生机 , 尤其是浦西与浦东天壤之别的发展形势 , 更是让祖籍在上海浦东的汤君年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 。 投资当时还是一片荒芜的浦东确实受到了不小的阻碍 。

这其中甚至包括自己的妻子 , 但是对地产有着绝对敏感的汤君年 , 力排众议 , 还是买下了浦东的那块地皮 , 还是首位台湾商人在浦东进行投资行为的 。 此举让很多不认识的人都对汤君年提出了质疑 , 认为他的这个决策是最失败的 , 也因此折在了“浦东” 。
与其与这些人据理力争 , 不如用事实来说话 。 汤君年在浦东先后投资十数亿美元 , 建设20个配套项目 , 涵盖了商务、高尔夫球场、酒店、涉外写字楼等 , 均以豪华为标准来实施建设 。 随着浦东配套设施和投资的逐渐完善 , 汤君年又在95年购入了两万多平地皮 , 打造了地标+地王建筑——“汤臣一品” 。
三、汤臣一品与汤臣集团
汤臣一品整个楼盘的设计理念都脱离了当时大众对住宅的认知 。 从设计到品质 , 都称得上匠心独运 。 为了实现与黄浦江的落日美景还独创了一个“汤臣金”色 , 正是由于此 , 造就了汤臣一品 , 全国第一的品牌和口碑 。 至于室内的软硬件设施更是配套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和科技 。

占地两万平的汤臣一品不仅创造了地标 , 更是给上海提供了一个新的住宅理念——高端、舒适 。 汤臣一品是一个整体 , 它能满足你居家生活和工作的所有高端需求 , 很多人认为 , 它与上海互相成就 。 汤臣一品将上海带上了五星居住层级 , 上海给汤臣一品赋予了开发的可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