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国产精品纪录片时段,东方卫视为何要“第一个吃螃蟹”?( 二 )


推出国产精品纪录片时段,东方卫视为何要“第一个吃螃蟹”?
文章图片

结合“党的二十大”等重大节点 , 以全面的视角来“观今” ,有聚焦中国制度、经济、科创、生态、民生等主题的 《行进中的中国》第二季 , 有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同志创作的长篇纪实作品 《来自新时代的上海报告》的同名纪录片 , 还有《柴米油盐之上》的姊妹篇、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 《山水间的家》……这一系列纪录片全面洞察中国发展变化的同时 , 着力讲好新时代精彩上海故事 。
推出国产精品纪录片时段,东方卫视为何要“第一个吃螃蟹”?
文章图片

“出于主流媒体的担当、平台海派纪录片的特色、纪录片中心近两年储备的内容等方面的考虑 , 我们最终以天地、人间、溯源、观今这四个篇章来布局” 。 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主任王立俊说 。 也正因为这样 , 东方卫视以国产精品纪录片时段的开通为契机 , 从不同的角度聚焦中国实践、中国文化、中国美学、中国智慧 , 呈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
对于当前的纪录片布局 , 李逸告诉「广电独家」:“纪录片类型丰富多样 , 我们在努力地将平台纪录片外延拓展得更广一点 , 从而引发大众对于平台纪录片时段以及内容的关注 , 进而打造纪录片时段的品牌 , 强化海派纪录片的特色 。 ”
▍为什么要“第一个吃螃蟹”?
推出国产精品纪录片时段 , 东方卫视属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 在李逸看来 , 东方卫视之所以敢为人先 , 与平台内容的调性、纪录片的内容基因、内容储备、内容口碑等有关 。
从平台调性来看 , 东方卫视以新闻见长 , 在全国省级卫视中新闻的含量最高 , 而纪录片有着强纪实性 , 与新闻所追求的真实感殊途同归 , 这也意味着以纪实为特色的精品纪录片时段与东方卫视原有的内容调性相契合 。
从内容基因来看 , 近30年来 , 东方卫视所在的上海广播电视台一直在纪录片领域创新深耕 , 曾经创下了多个“行业第一”——
从1993年成立中国第一个纪录片栏目 《纪录片编辑室》到2001年成立中国第一家纪录片专业电视频道上海纪实频道 , 从2009年成立中国第一家电视台体制下的纪录片公司到2019年整合集团内部资源成立纪录片中心 , 上海广播电视台在纪录片赛道上一路创新向前 , 在体制改革创新的同时也有优质内容的持续输出 , 大型纪录片 《大上海》《长江之恋》等作品均是典型代表 , 由此树立了海派纪录片的品牌 , 这也为东方卫视推出纪录片时段奠定了品牌基础 。
从内容资源来看 , 经过两年的整合与改革 , 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旗下的十多个工作室在内容创作已经进入佳境 , 亦有一定的内容储备 , 能够为东方卫视输出一系列精品纪录片 。
据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主任 王立俊介绍 , 此次排播的纪录片大部分都是由平台自制独播 , 这正是东方卫视在纪录片时段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
推出国产精品纪录片时段,东方卫视为何要“第一个吃螃蟹”?
文章图片

从品牌口碑来看 , 近年来 , 东方卫视在纪录片领域也有所成绩 , 在 医疗方面推出了 《人间世》系列、《急诊室的故事》系列 , 在 警务侦查题材方面推出了《 大城无小事》系列 , 在 救援题材方面推出了 《火线救援》 , 在 红色题材方面推出了 《理想照耀中国》《诞生地》等 , 这些精品化的纪录片在观众群体间沉淀了不错的口碑 , 为纪录片时段的推出积累了不少忠实的受众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