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大局已定!这3大趋势“板上钉钉”,购房者可以不用担心了

楼市大局已定!这3大趋势“板上钉钉”,购房者可以不用担心了

----楼市大局已定!这3大趋势“板上钉钉” , 购房者可以不用担心了//----

楼市大局已定!这3大趋势“板上钉钉”,购房者可以不用担心了


"multi_version":false

都说一线城市的房子保值 , 但是今年连续涨幅的”神话“被打破了 , 房市多方面进入了瓶颈阶段 。 据报道 , 广州多个楼盘降价抢客 , 最高降价8000元/平方米 。 目前有明确降价消息的楼盘 , 主要分布在番禺、白云、荔湾和增城4个区、9个楼盘 , 降价区间从单价直降数百元至数千元 。 降价原因也各有不同 , 其中 , 以“特定楼层和特定户型”的“特价单位”为主 。 业内人士指出 , 调价的主要原因为早前定价过高 , 目前理性回归 。

除此之外 , 北京和深圳周边也多次被曝出降价和去库存任务艰巨的现象 。 3年前 , 日光盘、抢房大战等画面还能历历在目 。 而3年后的今天 , 土地降温 , 房贷利率上浮 , 银根收紧 , 部分炒房客纷纷推出楼市 , 这都是房地产调控3周年以来取得的重要成绩 。 房价不是一两天变成现在这样的 , 所以回落也需要一些时间 , 而且是分区域和先后的 , 所以购房者可以耐心地静观其变 。 可以说 , 楼市的风向标大体已经确定了 , 甚至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 未来将出现3大局面改变市场气氛 。

趋势1:监管局面 。 监管严不严 , 看房企的状态就一目了然 , 今年开年以来 , 300多家房企宣布倒闭就很能说明问题 。 一方面 , 措施坚持“房住不炒的原则 , 下达数量增多 , 针对性更强 , 苗头直指不良开发商和炒房客 。 另一方面 , 各地监管部门对银行和信托公司向楼市输出的资金数量和渠道严格排查 , 并执行更严格的惩罚和治理 。

一些核心城市的开发商表示 , 银行开发贷放款率甚至为零 , 自己跑了7家银行才勉强筹到钱去还之前的债务 , 根本没有资本再去拿地开盘 。 也正是因为如此 , 近几个月多城都出现土地溢价率幅度增大 , 土地流拍严重的情况 。

趋势2:法律局面 。 正所谓一手抓乱象 , 一手抓保障 , 房地产调控需要首尾周全 , 立法任务势在必行 。 一方面 , 住房保障立法列入2019年立法计划 。 人民日报评论称 , 通过完善立法 , 进一步保障公平公正 , 为规范保障房准入使用和退出提供法律依据 , 对非法占有保障房进行有效治理、依法依规惩处 。

深圳和上海先后出台的长效措施 , 比如:早在去年 , 深圳就明确 , 到2035年保障房供应占比约60% , 商品房占比约为40% 。 而近日 , 上海也已全面启动非上海籍共有产权房申请咨询及受理工作 , 计划9月底前完成 。

另一方面 , 房地产税立法小组已成立 , 目前正在全国各地展开调研 , 征收基本已箭在弦上 。 房地产税喊了很多年 , 但一直没有完美的可行性方案 , 自然不能轻易执行 。 我国幅员辽阔 , 各地经济发展还不均衡 , 不能”一刀切“的鲁莽解决问题 , 所以必须深入调研之后才能更有效更负责任的实施 。 早在2017年 , 财政部确定了“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步推进”的征收原则 , 使得房地产税的“样貌”愈发清晰 。

趋势3:体制局面 。 过去 , 房地产的渠道和形式是十分单一的 , 要么是公有分房 , 要么是商业购房 , 无论哪一种都会有一部分人不适用 , 同时也会形成上层垄断 , 影响公平 。 而今后 , 多主体多渠道多供给会将各类群体分流 , 减轻商品房的压力 , 分散热度 。 另外 , 租售并举也是一大趋势 , 要施压让空置的房产吐出来扩充租赁市场 , 规范行业市场监管体制和不动产登记制度 , 让房租也稳中有降 , 即可减轻无房者的居住压力 。

总之 , 楼市终要回归理性 , 未来投机市场会越趟越窄 , 居住市场会越趟越宽 。 购房者可以根据自身经济实力来选择住房方式 , 不必再挤破头去购买商品房 , 完美地避免了盲目负债 。 换句话说 , ”买得起“不如”有的住“ , 买房不再是未来人的唯一选择 , 而是以多种选择 , 相对轻松地实现住有所居 。 所以 , 楼市未来可期 , 购房者可以安心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