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考,年轻就应该去拼搏一把,要知道韩愈也曾历经四次科举
----对于高考 , 年轻就应该去拼搏一把 , 要知道韩愈也曾历经四次科举//----
----对于高考 , 年轻就应该去拼搏一把 , 要知道韩愈也曾历经四次科举//----
"multi_version":false
一、此经一战 , 愿君归来 , 蟾宫折桂 , 金榜题名
每年的六月七日、八日 , 全国各地学校考点周围禁鸣笛、噪音 , 武警站岗 , 万千考生相继出发 , 最后一战: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 。 十年苦读 , 只待此刻!
1977年8月 , 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 , 我们的中华学子终于迎来了这个尊重知识 , 爱惜人才的时代 。 曾经那个只能靠蛮力生活 , 满脑子只有茶米油盐、衣食住行的日子终于过去了 , 狭隘的思想得以压制 , 知识分子被承认 。 第一年高考 , 全国考生高达570万 , 那一年的冬天禁锢了十年的考点大门终于打开 , 同时被打开的还有这570万考生渴望知识 , 向往世界的心 , 当这一批考生踏进考点的时刻 , 中华民族的文化 , 知识一代崛起了 。
视线之外有中国 , 中国之外有世界 。 所以无论何时请不要放弃对知识 , 对世界的求知欲 。 高考是踏入新世界的最大捷径 , 也是为了改变命运 , 现有的生活状态和对手最公平的一次较量 , 每个高考考生都是亿万平凡人中的一个 , 确是万万不甘于平庸生活的一部分 , 满怀热血 , 书生意气 , 挥斥方遒 。
二、“三更灯火五更鸡 , 正是男儿读书时 。 ”—— 颜真卿
流芳百世的唐代文学家韩愈其著名成就可不是凭空而来 。 韩愈自小父母双亡 , 由其兄长抚养长大 , 因聪慧异常 , 喜好诗书古文 , 七岁便读完了诸子之传 , 读书越多 , 思考便越多 , 不甘心处于平庸之中 , 所以其年幼之时便有凌云之志 , 定要做这代大家 , 写入史书中 , 自取名“愈”字 , 因“愈为人字当头 , 且为超越之意 , 我长大后一定做一番大事 , 前超古人 , 后无来者 , 绝不当平庸之辈 。 ”
有扶摇而上九万里之志 , 自然有异于常人之态 , 韩愈明白既要做不平常的事 , 自是要承受别人无法忍受之苦 , 于是日夜苦读 , 废寝忘食 , 一心沉于读书之中 , 发奋图强 , 饱读诗书 , 有超然脱俗的思想才华 。
然而仕途之路怎会太过容易 , 韩愈成名之前也是艰难至极 , 经历了众多绝望 , 失败 。
三、“路漫漫其修远兮 , 吾将上下而求索 。 ”——屈原
韩愈第一次科举的落榜 , 并未让他太长时间沉浸在失望之中 , 而是立即再一次埋头苦读 , 为三年之后的考试而准备 , 然并没有那么顺遂 , 又一次的落榜让韩愈明白他所选择的路有多么艰难 , 但是十多年的刻苦准备怎能轻易放弃 , 可是韩愈迎来的却是第三次的榜上无名......这次的失败对韩愈来说可谓是极大的打击 , 甚至连他本人都开始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 难道苦尽甘来都是虚妄 , 时来运转只是空谈?韩愈陷入了无法自拔的绝望中 , 一度觉得天妒英才 , 一身才华无处可用 。
“古之立大志者 , 不惟有超世之才 , 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或许是意识到没有天生的圣贤 , 他没有办法去妥协另一种生活 , 亦没有时间等他从绝望中醒来 , 所以韩愈选择参加了第四次高考 , 终于是苦心人 , 天不负 , 韩愈中榜 , 第十三名 。
四次的科考经历更像是人生的一次磨炼 , 天选之人 , 怎会随意 , 不仅是验其是否有惊世之才 , 更是观其可有百折不挠之志 。 韩愈终于是证明了自己 , 才华总算是被认可了 。 以科举为弹板 , 可以尽其才能 , 离身居高处更进一步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