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金羊网 记者张璐瑶 黄宙辉
中大挖出古墓,考古专业学生“喜提”现场考古实习机会 。近日,这一消息羡煞许多高校学子 。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实际上,这已经不是中大考古专业的同学们第一次“就近考古”了 。
1954年和1955年,在中山大学的东北区先后发现双肩石斧2件,石镞1件,推断为新石器时代遗物 。
1958年,在中山大学发掘出东汉后期墓葬一座 。
1988年《中山大学学报》刊载的《中大校园的东汉墓》一文中显示:1981年4月,中山大学东南区电教大楼基建施工过程中,发现东汉时期墓葬一座 。附近还有不少明、清时期和近代墓出土 。
经广州市文物主管单位同意,人类学系考古专业教师带领1977级和1979级全体同学,自己动手,对该墓进行了发掘清理 。
中大“古墓派”都有谁?
38年前曾出土东汉女性墓葬,随葬品相似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朱海仁介绍,此次中大发掘出土的东汉墓,与以往在这一地区出土的东汉墓比较类似 。
《中大校园的东汉墓》一文记载了1981年中大出土的东汉晚期墓葬详情 。文中记载,该墓为砖室墓,出土随葬器物30多件,不仅有大量陶器,还有铜镜、玛瑙珠以及约3公斤颗粒完好的稻谷遗存 。
其中,该墓出土的陶器与此次发掘的东汉墓出土陶器大多类似,如陶塑猪、牛、羊,陶罐、陶壶、陶案等 。
不同的是,1981年出土东汉墓还出土了一面简化规矩四凤鸟纹铜镜,5颗晶莹发亮的玛瑙珠,以及陶纺轮等,考古专家据此判断,墓主人应为女性 。

文章插图
陶塑牛、羊、猪价值如何?
东汉墓中较为常见,反映当时“六畜兴旺”景象
此次发掘的东汉墓也出土了大量动物陶俑,其考古价值如何?
根据相关资料,陶塑牛、羊、猪、鸡、鹅、鸭等在广州出土的东汉墓葬中颇为常见 。
《汉书·南粤传》记载,汉高祖和惠帝时,岭南地区还需从中原输进铁器和牛、马等大牲畜 。专家认为,这些家禽、家畜的明器大量出现,表明当时农业生产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呈现出“六畜兴旺”的景象 。
“通过这次考古发掘,也证明了中山大学(马岗顶)这一带,尤其是马岗顶的东北区确实以前是有人类活动过的痕迹 。”宋中雷说 。
为何中大频现古墓?
位于地下文物埋藏区,百年前购康乐乡坟山扩建校园
此次发掘的千年汉墓也掀起了中大学子们的“考古”热情 。
记者检索公开资料发现,近年来,中大发掘的古墓也不少 。2014年,中山大学(南校园)所在的“康乐村-新港西路”一带被公布为广州市第一批地下文物埋藏区 。
2006年,中山大学北校区医学科技综合楼建设工地发掘、清理出古墓葬22座,包括西汉土坑墓8座、东汉砖室墓3座、三国时期砖室墓1座、晋南朝砖室墓10座,出土文物近300件套 。
2017年10月,中大博物馆工地发现东汉墓1座、唐代灰坑1座 。
考古专家介绍,汉代海珠区并不是现在的一个大岛屿,而是以宝岗、晓岗、赤岗、马岗顶等高地为中心形成的小岛 。古人去世后,往往找就近的山岗地带埋葬,这些山岗丘陵常常是古人去世后埋葬的地方 。
中大隔着珠江,所以发现墓葬数量不算多,但汉代也有不少,可以推断这里早在汉代就有人居住了 。广州文物考古部门曾经在这一带发现过唐代的水井,表明唐代这里已成为人类生活区 。
记者查询公开发表论文发现,1904年私立岭南大学(当时名为“岭南学堂”)迁建广州河南岛(今海珠区主岛)康乐乡,校园占地约35英亩 。1913年5月,该校因购康乐乡附近的坟山,被坟主状告毁坟 。在报纸刊登买地告白后,校园面积不断扩大,至1918年已达135英亩 。
- 柳江三伯岭地理风水宝地 电城镇大岗岭风水宝地
- 巴黎万人墓 巴黎地下墓风水
- 天子风水宝地 什么风水宝地
- 古风孔明灯手绘图 书签古风水彩孔明灯
- 心态就是你最好的风水 最好的风水就在你心里
- 卧室什么不能放 哪些东西不能放卧室
- 有紫竹的地方风水怎么样 紫竹 风水
- 金蟾摆放位置和方向 金蟾风水平面设计图
- 居家风水及化解 家居风水讲座
- 杨国金风水大师 王易明风水设计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