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过去几十年传媒行业的发展情况 ,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内容-信道-数据-传播’相继占据核心地位的媒体行业发展脉络 。 ”在2021中国网络媒体论坛技术论坛上 , 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段鹏说 。
段鹏介绍 , 在内容为王的时代 , 传统媒体行业各大卫视电视台的龙头地位不可撼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 移动、联通、电信等掌握着信道的运行商发展起来;在数据时代 , 腾讯、爱奇艺等新兴媒体行业占据主流;而在万物互联阶段 , 抖音、快手等掌握了媒体内容传播特性的企业异军突起 。
文章图片
“未来的时代是媒介与社会一体同构的时代 。 这个时代传媒领域面临的最主要矛盾之一 , 是落后的传播学理论与先进的媒体信息传播理论需求之间的矛盾 。 因此 , 在媒介与社会一体化同构的时代 , 如何重构信息传播的知识体系 , 成为需要着力解决的首要科学问题 。 ”段鹏认为 , 要做基于信息计算的信息传播 。 通过信息传播链条上各元素属性的全链条协同计算 , 形成可以应用于不同信息交换场景中的传播体系架构 。 在内涵范式下 , 根据信息载体形态、传播环境、传播者和接收者的不同具有特定的外延形态 , 比如 , 音乐传播、情感传播、文化传播、品牌传播、语义传播、国际传播等 。
段鹏表示 , 在目前的国家传播战略体系中 , 技术上要解决信息在国际传播过程中的计算问题 。 其中 , 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 , 信息承载度量的计算 。 传统信息量计算的方式是一种信号层面的方法 , 但是面向国际传播 , 计算信息的维度除了信号层面外还要至少考虑认知维度、情感维度、环境维度 。
第二 , 信息表征语义的计算 。 信息语义计算的目的是提取媒体内容数据最本质的表达 , 这就相当于做人体建模时候的骨架 , 只有把骨架提取出来 , 才能有不同的肌肉、衣着、动作绑定 , 表现出不同国别的人物形态 。
第三 , 是信息生产方式的计算 , 这里主要体现为工具的开发 。 信息制作方式的计算就是要计算不同国家用户使用工具层面的喜好、体验度、接受度等 , 即所谓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段鹏:信息计算为重构信息传播知识体系提供新方案】第四 , 是信息传输渠道的计算 。 渠道的计算更重要的是保证渠道的安全性 , 在信息共享同时也要可管可控 。 (采访人员 姚坤森 李政葳)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