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国内正式上市一斤56元 你吃吗
人造肉国内正式上市一斤56元 你吃吗
近日 , 人造肉正式在国内电商零售平台上开售 , 此次普通消费者可以直接买到 , 之前在国内人造肉大多直供餐厅 。
这并不是人造肉第一次引发关注 , 今年5月被称为“人造肉第一股”的Beyond Meat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 首日股价便暴涨163% , 麦当劳、肯德基、赛百味等快餐业巨头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人造肉产品 , 人造肉一时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的投资风口 。 而之后的三个月里 , Beyond Meat的股价累计下跌35% , 但人造肉的价格仍居高不下 。
人造肉是什么?
2013年 , 英国伦敦有人试吃了一个价值超过30万美元的“天价”汉堡 , 这个汉堡中夹的正是第一块在实验室里制成的人造肉 。 至于口感 , 一位品尝者说:“我原来期待它尝起来会更软一些 , 它很像肉 , 只是没有那么多汁 , 加上盐和胡椒粉应该会更好 。 ”
伦敦的这块人造肉代表了现有人造肉中的一种:细胞培养肉 。 这块人造肉是荷兰科学家通过培育牛的干细胞而得到的 。 首先需要从活体动物上取得一小片肌肉组织 , 之后从肌肉组织中分离出干细胞 , 再将干细胞放入富含营养的血清中培养使其成长为肌肉细胞 , 最后把这些小块的“肉”拼起来 , 才“产生”这块肉 。
我国科学家则于今年11月研发出我国第一块肌肉干细胞培养肉产品 , 使用的是第六代猪肌肉干细胞 。 虽然技术上同样需要从活体动物的肌肉组织中分离得到肌肉干细胞 , 在营养液中培养成肌肉前体细胞 , 最后将肌肉前体细胞分化成熟为肌肉组织 , 但看起来已经很接近于真肉了 。
另一种人造肉则是以Beyond Meat公司为代表生产的植物蛋白肉 , 其主要成分是植物蛋白 , 如豌豆、大豆等 。 近日发售的人造肉也多属于此类 。 相较于实验室制法而言 , 植物蛋白肉其实不太像“肉” , 只不过在模仿肉的口感罢了 , 本质上更接近于我国传统的“素鸡” 。
人造肉真是肉业未来吗?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 , 在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中 , 畜牧业占14.5% , 而无论是哪种制法下得到的人造肉所造成的碳排放都远低于畜牧业 , 在环保方面具有巨大优势 。 据英国巴克莱银行预测 , 未来十年 , 人造肉或许会占到肉类市场10%的份额 , 全球人造肉市场规模将升至1400亿美元 。
而以植物蛋白肉为主营业务的Beyond Meat公司也因此得到了如比尔·盖茨、麦当劳前CEO唐纳德·汤普森、可口可乐CFO凯茜·沃勒、推特CFO耐德·西格尔等明星投资人的青睐 , 在纳斯达克上市时更成为美国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IPO首日表现最佳的一支单股 。 “人造肉”概念板块在投资市场上一时风头无二 , 据统计今年以来上涨59.62% 。
然而热闹背后并不等于繁荣 , Beyond Meat公司直到2019年第三季度才实现盈利 , 股价更是累计下跌35% 。 在价格上植物蛋白肉并不占据优势 , 今日国内电商平台上开售的人造肉大约达到了56元/斤 , 远高于国内普通猪肉的价格 。 而实验室制法的细胞培养肉离商用化、工业化还有相当的距离 , 无论产量还是价格都不足以支持其投放市场 。
就目前各方情况而言 , 人造肉更多的意义在于提供了另外一种选择 , 如果想要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 可能还需要等待技术上取得进一步成果 。
新闻链接
人造肉正式开售:
售价为国外十五分之一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