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监管入区“两客一危”车辆

本报讯(采访人员岳珊)近日 , 泰达智慧城市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一期工程第一阶段顺利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 。 该工程将实现对入区危化品运输车辆、客运车辆的来源可循、去向可溯、状态可控 , 进一步为泰达“智慧城市大脑”在交通领域探索方法路径 。
过去 , 由于纳管车辆监控系统功能不足、区域部门间信息系统不连通等因素的制约 , 经开区相关监管部门只能通过联合区域交警部门等人工方式对入区车辆进行检查管控 , 存在“管控难度大、范围广”等难点痛点 。 泰达智慧城市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一期工程第一阶段上线后将打破信息壁垒 , 实现“智慧分析、识别违法问题车辆 , 自动提示违法线索 , 主动进行安全防御” , 提升对入区“两客一危”车辆的有效管控能力 , 进而达到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 , 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响应能力 。
据悉 , 该系统一期一阶段自11月上线以来 , 已经成功接入经开区区域卡口和天眼图片视频数据库、全国道路运政营运车辆、从业人员、经营业户信息数据库及危险品车辆进入经开区填报的电子联单数据库 。 截至目前 , 对进入经开区区域的“两客一危”车辆进行实时动态监管 , 查获违法闯禁车次241辆、疑似无营运资格证上路车辆数114辆、入区未备案车次7855辆、异常备案单数33单 。
【实时动态监管入区“两客一危”车辆】泰达智慧城市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的开发建设分为两期 , 目前投入使用的第一期 , 主要聚焦搭建“两客一危”综合安全监控智慧化平台 , 为经开区危化品安全监管、客运安全监管提供信息化智慧化支撑 , 提高经开区区域安全水平 。 第二期将从“两客一危”向普货运输、水运、机动车维修等领域拓展 , 并在技术方案上探索人脸识别、电子标签、5G应用等的可行性 。 后续 , 经开区将加快泰达智慧城市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建设 , 预计将于2022年3月底全部完成开发工作 , 将为经开区交通运输监管提供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管理手段 , 进一步提升经开区交通运输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 , 促进开发区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