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辩论:巨型科技公司能否改变地缘政治范式

伊恩·布雷默(正方):
400年来 , 国家一直是全球事务的主要参与者 。 但随着少数大型科技公司具备了地缘政治影响力 , 这种情况开始变化 。 亚马逊、苹果、脸书、谷歌和推特等少数几个跨国科技巨头已经在社会、经济和国家安全等重要领域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
阿里巴巴、字节跳动和腾讯等中国科技公司也是如此 。 越来越多非国家行为者参与地缘政治 , 而科技公司处于主导地位 。 欧洲也希望参与其中 , 但欧洲科技公司的规模或地缘政治影响力都不足以与美国和中国的科技公司抗衡 。
此前 , 大部分对美中技术竞争的分析都停留在国家主义范式 , 将科技公司比作步兵 , 游走于国家间冲突 。 事实上 , 科技公司不仅仅是政府的工具 。 国会叛乱案中 , 这些科技公司并没有受托于政府或执法部门 , 而是直接采取行动 。
这些营利性公司控制内部代码、服务器和规则 , 重构原本由政府主导的世界格局 。 他们掌握的技术和服务器具有巨大影响力 , 足以推动下一次工业革命、决定各国如何利用经济和军事力量、创造未来工作 , 甚至重新定义社会契约 。
美国大辩论:巨型科技公司能否改变地缘政治范式
文章图片

【美国大辩论:巨型科技公司能否改变地缘政治范式】英文版原文刊发于10月21日美国《外交事务》杂志网站
如今 , 那些世界大型的科技公司们事实上已经等同于国家 。 在政府监管部门乏力的数字空间领域 , 这些科技公司能迅速扩张 , 并获得某种形式的主权 。 他们有更多资源参与地缘竞争 , 却受到诸多限制 。
科技公司正在重塑过去由政府运作的全球环境 。 政治学家结合二者元素 , 用“民主”“专制”和“混合政体”等术语将不同政府区别开 。 然而并非所有大型科技公司都以相同的方式运作 。 科技公司们的地缘政治态度和世界观受到三大力量推动:全球主义、民族主义和技术乌托邦主义 。
这些类别阐明了大科技公司们在努力塑造全球事务时所面临的选择 。 我们是继续生活在一个日益碎片化的互联网世界 , 科技公司始终服务于其所在国家?还是大型科技公司果断从政府手中夺取数字空间控制权 , 摆脱国界限制 , 成为真正的全球力量?抑或是 , 技术精英将取代国家政权 , 承担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
这些新地缘政治参与者相互竞争 , 将决定21世纪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 。
科技巨头虎视眈眈
科技公司的权力性质决定了它们将与政府展开地缘政治角逐 。 它们使用的技术工具在全球事务中是独一无二的 , 政府很难控制科技公司 。 过去私营企业也曾在地缘政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 例如东印度公司和石油公司 。
但就其世界影响力 , 早期的巨头公司永远无法与当今技术公司相提并论 。 如今 , 科技公司不仅可以在烟雾缭绕的房间里充当政治掮客 , 还能直接影响人们生活水平、国际关系 。
大型科技公司能够开拓独立的地缘政治影响力 , 有两个关键优势 。
首先 , 他们并不只在物理空间中运作或行使权力 。 他们将地缘政治范围扩展至数字空间 , 并施加影响 。 这几乎影响了公共、经济和私人生活的所有方面 。
在今天的许多民主国家 , 政客在脸书和推特上吸粉能力 , 直接等同于其吸纳政治捐款和获取政治支持的能力 。 这也解释了科技公司将特朗普社交账号封锁的影响如此之大 。 新一代企业家要想开展新业务 , 绝对少不了亚马逊、虚拟主机、苹果应用商店、脸书广告和谷歌搜索等工具 。
科技公司不仅主导人们在数字平台的行为 , 他们也在重塑互动方式 。 脸书app的消息通知会向用户大脑传递多巴胺;谷歌的人工智能算法会在您输入时算出整句话;亚马逊搜索弹出的产品会影响您是否购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