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大降温不适合钓鱼,有人却在偷偷“发财”,实战才是王道
咱们都知道温度对钓鱼非常重要,理论上来说前后几日温度平稳、温差小是比较适合钓鱼的,反之温度起伏不定,忽高忽低,或者昼夜温差很大则不适合钓鱼,如果降温和升温的幅度太大,可能直接导致鱼不开口。但从实际作钓来看,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某天下雨又加上大降温,觉得鱼肯定不会开口就没出钓,可第二天却得知某某某昨天晚上狂拉的消息。要想弄清楚原因,首先你得正确地理解温度和鱼口之间的关系,不能只是一知半解。另外,每个地方的水域环境不同,鱼情也不一样,同样是大降温我这边没口,并不一定代表你那也没口,有时即使是同一座城市,不同的钓点也会有不同的结果。

文章插图
温度影响鱼口,这个“温度”指的是水温,并不是气温有些人说气温影响钓鱼,有些人则说是水温,从严格意义来讲后者才是正确的,鱼是变温动物,只有水温变了,才会影响它的正常活动。但说气温影响钓鱼也不是完全错误,因为气温会影响水温,气温下降,水温也会跟着下降,水温下降了鱼就受到影响了。但是,气温下降和水温下降并不是同步进行的,这里面有个时间差,而这个时间差对钓鱼很重要。比如说秋季下一场雨、吹一阵风,气温下降了人马上能感到寒冷,但水温可能要几个小时后才下降,那在这几个小时里鱼还是开口的,作钓会很顺利。前面说到同样是降温,有些地方鱼停口,有些地方则不停口甚至能钓的比平时还好,一种可能是因为两边的人出钓时间不同,一个是在水温下降以后出钓,此时鱼已经停口,一个是赶在水温没降之前停口,鱼还在正常觅食。第二种原因是由于水域环境不同,水温下降的速度不同。

文章插图
同个城市,不同钓点,在面对降温时鱼口可能也不一样,这是由于水深、水中植被的数量不同,导致水温下降速度不同理论上来说越浅、越没有水生植物的水域降温越快,反之水深、水草越多的地方降温就越慢。这个应该比较好理解,如果不是有特别大的雨水、风浪,正常降温的话,首先肯定是水面温度先降,要影响到中层和底层的话还需要一段时间,那么水越深受到的影响就越小或者说受到影响的速度就越慢。水草就更好理解了,它有一个很好地保温功能,水草越多越厚的地方,降温也会慢点,即使降温了,鱼也会钻里面去。还有水域面积,水面越小降温越快,水面越大降温越慢。同一个城市,在遇到大降温时,表面看所有水域的鱼情都差不多,但实际上并不一样。比如说一条大江和一条小河,小河窄而浅,气温一降水温也很快跟着降,大河宽而深气温降了水温可能没多大影响。而且钓鱼人都有个习惯,小水面一般用短竿,钓野塘、小河、溪流可能就用个3.6、3.9,钓水库、大江就用4.5、5.4,越长的竿一般钓的也更深点。

文章插图
大降温的天气如何选择出钓时机、如何选择钓点如果降温幅度不大,大家不用那么敏感,我认为正常钓就行了,空军也别奇怪,天气正常的时候你也没少空军对吧。只有大降温,一降降个七八度、十几度的时候,或者是刮风下雨天气比较恶劣的情况,那是需要注意的。一般来说只要水不是特别浅(2米以下),水中不是光秃秃的连一株水草都没有,那么降温当天出钓是没有问题的,你甚至可以专门挑降温当天出钓,比如白天降温你就夜钓,鱼能感知天气变化,有降温征兆它们也许会抓紧时间大吃一波,谁赶上谁发财。平常出钓我们都为白条、奶翘闹窝而头疼,一降温,这些中上层的小鱼就躲起来了,像鲫鱼、鲤鱼也老老实实下底了,这一点对我们来说还是好事。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