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 , “同心粤港澳 携手大湾区”网络主题活动走进广州市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 , 从45楼的展厅向窗外望去 , 可以看到小米、阿里巴巴等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已在此入驻 , 一些新的项目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 , 试验区企业数量以每年净增4000家的速度增长 , 目前总数已超过了3万家 。 如此多企业争相落户 , 这个试验区究竟有着怎样的独特吸引力?
文章图片
俯瞰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西区 。 张国勤 摄
琶洲试验区是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的核心区 , 位于广州市的中心城区 , 区位优势突出 。
试验区核心区域毗邻中山大学、中科院南海研究所、广州大学城等数十个科研院所和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建有琶洲会展产业孵化基地、广州市琶洲科技企业孵化器、广州TIT创意园等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及科技创新园区 。 企业龙头、高校科研和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在这里构成完整的产学研链条 。
2020年1月 , 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印发《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 , 提出以琶洲为核心、以珠江为纽带构建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一江两岸三片区”空间格局 ,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
琶洲管委会主任科员肖鹤介绍道:“目前我们试验区进行的是精准招商选资 , 引入的都是行业的头部企业 , 在这里落地的都是区域级以上的功能性总部和研发中心 。 2015年以来 , 在琶洲示范区落地的产业计划的总投资额已经达到了867亿元 。 ”他还表示 , 接下来在提升产业效益方面 , 管委会将重点围绕服务已经落地的行业 , 进行产业内容分析 , 以此引导更多的上下游企业在这里形成产业的集成化发展;在促进创新品质能力方面 , 管委会将大力度培育挖掘试验区内部更多的“专精特新”以及“新物种”企业 。
在试验区的精准规划下 , 人工智能、电子商务、大数据等数字经济上下游企业在此集聚发展 , “龙头企业+上下游配套+科技+金融+应用场景”的产业生态圈正在琶洲快速成型 。
除了区位优势和产业带动之外 , 试验区的配套措施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才 。 首席服务官工作机制是专为解决企业与产业人才特别是“外来户”落地发展和跨部门协调效率而设立的“一条龙”全周期服务制度 。 树根互联市场总经理修斌表示:“通过这个制度能感受到广州很欢迎我们 , 琶洲很欢迎我们 。 去年我们公司在广州这边的同事只有200多人 , 现在已经有700多人了 。 ”
试验区的迅速发展 , 不仅吸引了许多内地的企业和人才 , 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港澳客商 。 为了更好地服务大湾区融合发展 , 广州中心城区首个跨境水上客运口岸——琶洲港澳客运口岸 , 即将完成竣工验收 。
建成后 , 琶洲港澳客运口岸将填补广州市中心水路口岸空白 , 有效增加客商来广州参展活动的出行选择 , 提高交通便利度 , 提升参会体验 , 扩大琶洲会展业的辐射影响力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广州琶洲港澳客运口岸项目已完成码头主体工程 , 临时联检楼等其他工程也已接近尾声 , 目前水上口岸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完成 , 将在12月底完成验收 。
广州琶洲港澳客运有限公司董事王俊表示:“琶洲港澳客运口岸开通后能够实现水检联运 , 空水空联运 , 在交通功能、商务功能和旅游功能三个方面促进琶洲的价值提升 , 也服务于大湾区 , 促进大湾区水上互联互通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