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气十足!30多年前,钱学森就给VR起了个好名字

近日 , 我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人民科学家钱学森30多年前曾为“虚拟现实技术”取名一事引发网友热议 , 被网友评价为“来自科学家的浪漫” 。
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的老师告诉采访人员 , “灵境”是钱学森对英文“ Virtual Reality” 的翻译(现在普遍翻译为“虚拟现实技术”) , 体现了钱老深厚的人文功底 。
据介绍 , 20世纪90年代初 , 钱学森开始了解到“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 , 便想到将之应用于人机结合和人脑开发的层面上 , 并给其取名为“灵境” 。 他认为 , 灵境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将扩展人脑的感知和人机结合的体验 , 使人与计算机的结合进入到深度结合的时代 。
钱老毕生都奉献给了科研一线 , 繁忙的工作之余 , 也留下了许多对科学技术名词规范化工作的思考 。 当前被广泛应用的“激光”“航天”“航宇”等名词都由钱老译定 。 他通晓中西文化 , 博览群书 , 对于汉语名词的命名要求 , 除了准确表达原文概念要义外 , “中国味”也被多次提及 。
采访人员关注到 , 钱老曾给虚拟现实技术取名的话题登上热搜后 , 也引发了许多网友对于虚拟世界的讨论 。 对此 , 采访人员采访了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马利庄 。
“目前 ,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 房地产业、游戏业、影视娱乐、酒店管理、远程医疗、银行系统、自动驾驶等多个方面 , 特别是目前疫情常态化下的健康码和互联网金融 , 都需要用到虚拟现实技术 。 ”马利庄说 。
对于当前的“虚拟现实热” , 马利庄表示 , 虚拟现实技术确实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 又有了新的拓展 。 近年来 ,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 让虚拟世界或者平行世界中的“体验”更加真实 , 各类衍生品受到热捧 , 人们对于虚拟现实技术未来的价值有了更多的期待 。
马利庄特别谈到 , 对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关注 , 希望不要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 , 而应该本着“科技以人为本 , 服务于人”的原则 , 让这项技术更多地融入生活 , 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 此外 , 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还是有很大差别 , 在对此持开放态度的同时 , 也期待更多的正面引导和有效监管 , 促进技术应用的健康、有序发展 。
钱老部分书信手稿
【“灵”气十足!30多年前,钱学森就给VR起了个好名字】(图片由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提供)
“灵”气十足!30多年前,钱学森就给VR起了个好名字
文章图片

“灵”气十足!30多年前,钱学森就给VR起了个好名字
文章图片

“灵”气十足!30多年前,钱学森就给VR起了个好名字
文章图片

“灵”气十足!30多年前,钱学森就给VR起了个好名字
文章图片

“灵”气十足!30多年前,钱学森就给VR起了个好名字
文章图片

“灵”气十足!30多年前,钱学森就给VR起了个好名字
文章图片

人民网 李依环、孙竞、实习生丁元贺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