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城不归北京管了?
"multi_version":false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王红茹 | 北京报道
\n\n \n
视觉中国
\n\n
北京城市规划的风吹草动 , 都会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 这次引发外界关注的 , 是北京正式批复14个分区规划的消息 。
\n日前 , 北京市政府正式批复了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大兴、顺义、昌平、房山、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共13个区的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及亦庄新城规划(国土空间规划) 。 这是北京市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取得的又一重要阶段性工作成果 。
\n14个分区规划中 , 不包含东城区、西城区和通州区的规划 。
\n不少人生出疑问为何少了东城、西城和通州?
\n东西城已属首都功能核心区 , 编制审批层次会更高
\n关于这三个区 , 特别是东西城规划为何没有一并公布的传言不少 , 比如 , 有人凭借这一信息就断言东西城今后不归北京市政府管了;再比如 , 也有人猜测 , 这是不是间接印证了东西城可能合并成立“中央政务区”?
\n对此 ,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相关负责人日前介绍说 , 由于北京市已组织直接编制首都功能核心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 , 因此此次组织编制的分区规划不包括东城区、西城区和通州区 。
\n据介绍 , 各分区规划的编制过程为 , “由市级层面统筹 , 各区委、区政府和经开区工委、管委会作为主体 , 本市组织编制了各区分区规划 。 ”而按照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相关负责人的说法 , 包括东西城在内的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由北京市“组织直接编制” 。
\n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杨开忠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认为 , 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会更受中央重视 。 “东西城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的组成区域 , 应该统一规划 , 在编制和审批程序上 , 应与跟北京市其它辖区不同 , 层次会更高一些 。 ”
\n其实 , 最新一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批层级就与以往不同 。
\n2017年9月 , 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下称《总体规划》) , 与之前发布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2010年)》仅报国务院审批不同 , 《总体规划》由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 。
\n正是在《总体规划》中 , 提出了“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 , “一核”就是指首都功能核心区 , 其功能定位是:核心区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 , 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地区 , 是展示国家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地区 。 《总体规划》还确定了首都功能核心区总面积约92.5平方公里 。
\n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认为 , 根据《总体规划》 , 首都功能核心区包括了北京市东城区和西城区在内的92.5平方公里 , 因此 , 将东西城合并称为首都功能核心区 , 肯定没有问题 。
\n“根据《总体规划》对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定位 , 东西城是主要承载地 , 但首都功能并不是仅限于东西城 , 首都功能应该在整个北京市市域都可布局 , 包括任何不同的角落 。 比如在怀柔的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的重大国际会议 , 也属于首都功能 。 首都功能核心区只是比较多地承载了首都功能的一个空间 。 ”李国平认为 , 不宜过度解读 。
\n东西城不再单独编制分区规划 , 未来可能合并为“中央区”?
\n其实 , 编制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 东西城不再单独编制分区规划 , 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