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城不归北京管了?( 二 )

\n

早在2018年11月 , 央视新闻就报道称 , 按照2017年发布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实施工作方案的要求 , 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正在加紧编制中 。

\n

紧接着 , 在今年1月14日召开的北京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发布会上 ,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总规划师、北京市规划院院长施卫良表示 , 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牵头 , 会同东城、西城区联合编制 , 两个区不再单独编制分区规划 。

\n

鉴于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经由党中央、国务院批复 , 施卫良还表示 , 核心区控规充分借鉴了副中心控规的编制经验 。 “但核心区有不同于副中心的特点 , 核心区是完全的建成区 , 也是四个中心功能的核心承载区域 , 因此要进一步加强与中央部门的对接 , 从保障首都政务功能的角度上加强统筹和作出规划安排 。 ”

\n

快一年过去了 , 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仍未出炉 , 李国平分析认为 , 应该还没有到公布的时机 。

\n

但外界对于这份规划已有诸多猜测 , 其中之一便是东西城合并成立中央政务区 。

\n

“中央政务区”的提法在多年前已经出现 , 2015年11月 ,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就曾提出 , 北京在“十三五”期间最重要的是办好两件事 , 一是加快通州城市副中心建设;二是推动“老城重组” , 优化调整东西城行政区划 , 建立中央政务区或首都区 。

\n

杨开忠的看法略有不同 , 他认为 , 首都功能核心区目前是功能意义而非行政管理意义上的一个分区 , 未来势必会有一些特别的管理安排 。 “但假使未来东西城合并为一个行政区 , 也不宜叫做‘中央政务区’ , 而可能称为‘中央区’或‘中心区’ , 因为东西城区不仅是政治中心的核心承载区 , 也是文化中心的核心承载区 , 叫‘中央政务区’不利于发挥文化中心的作用 , 不利于历史文化的保护 。 ”

\n

李国平也不认同“中央政务区”的提法 , 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 “仅仅根据东西城联合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这一信息 , 并不能判断出东西城就是‘中央政务区’这一说法 , 在官方未正式公布之前 , 一切猜测都没有意义 。 ”

\n

编辑 | 陈惟杉

\n

编审 | 郭芳

\n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