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女孩巨额打赏引热议 直播不能对未成年人不设防( 三 )

  未成年人获取网络服务 , 引发不当的“损失” , 当然不能把责任全推给直播平台 , 这与家长的教育也密不可分 。 但是 , 网络平台对于未成年人获取服务 , 特别是涉及大额资金“交易” , 建立必要的审核机制乃至“防火墙” , 这并非什么高要求 。 在这一点上 , 如果说家长在互联网时代 , 应该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于孩子的互联网“风险教育” , 在前端发挥“预防”作用 , 那么 , 互联网平台针对未成年人的行为特点建立适当的防御机制 , 就是最后一道防线 , 必须被重视 。

  不只是直播平台 ,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 , 未成年人接触网络服务的门槛已经非常低 , 这其实对于网络生态下的未成年人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 。 一款互联网产品是否会“误导”未成年人 , 又会对未成年人的参与带来怎样的风险 , 这些问题 , 在每一款互联网产品设计之初应该予以厘清 , 并打好相应的补丁 。 也就是说 , 任何互联网产品都该适当植入未成年人保护的基因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