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成我国第一癌 免疫治疗助晚期患者“带瘤生存”( 四 )
预防:健康的生活方式加上早筛查早治疗
目前我国的肺癌防治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 李峻岭教授认为 , 这主要得益于体检筛查的普及 。 不过李教授提醒道 , “医生是肺癌等疾病防治的下游 , 应该从上游开始预防、筛查 。 早期防治的花费是最小的 , 政府在预防阶段加大投入对控制疾病的效果是最好的 。 ”
北青报采访人员了解到 , 自2012年起 , 北京市政府已经连续7年开展癌症筛查工程 。 在怀柔、顺义、门头沟等11个区 , 针对50岁至74岁北京市常住居民开展了肺癌筛查 。 而在城区 , 这一年龄则被扩大到了40岁至74岁 , 利用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癌 。
此外 , 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防癌手段 。 李峻岭教授强调说 , 少吸烟既可使自身减少伤害 , 也是对家人朋友的保护——让他们少遭受二手烟的危害 。 此外 , 熬夜会增加致癌风险 , 建议年轻人少熬夜 ,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 减少肺癌的发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