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买菜新增“拼猪”系列


日前,多多买菜新增“拼一头猪”系列,将整猪拆解后按部位分类销售 。作为社区生鲜重要品类,猪肉能否按部位合理分割并销售对毛利的影响至关重要 。自2018年我国消费市场大举革新后,冲动性、临时性的消费陋习被摒弃,理性化、健康化、多元化的消费目标逐渐突出 。
消费理念转变后,商品与品牌的“大牌统治”局面也被打破,进入快速演化阶段 。与此同时,在逐渐适应过数字化新零售带来的阵痛与革新后,各种新商业模式开始初露峥嵘,人、货、场关系因此处于不断重构的状态,而从肉品零售的动态变化中或许得以一窥其中关系 。
01“拼猪”销售

多多买菜新增“拼猪”系列

文章插图
根据线上小程序来看,多多买菜目前将整猪拆解为“猪手”、“猪脚”、“扇骨”、
“排骨”、“龙骨”、“大肠”、“猪肚”、“中头梅”等二十余类分别出售,根据部位不同每份重量150g-900g不等,其价格较之目前市场上白条猪冷鲜肉的售价而言也较为合理 。此外,每类肉品还设有每天20-50份的销售上限,且其在宣传上也注明了当天23点前下单,次日16点前门店自提 。
换言之,目前来看这种“拼猪”方式并非将整猪完全拆解后按比例成套售出的销售方案,仍然属于精选肉品组合销售,无法有效解决目前普遍存在于行业中,难以将整头猪全部售出的问题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对于整头猪而言,其各部位出货量比例大致固定,因此各细分品类一般均成比例出现在市场进行销售 。
但面对喜好、口味、饮食习惯大致趋同的消费市场,常常会出现某几种品类售空另几样货品却鲜有人问津的情况 。而这部分无法快速售出肉品积压后还会所带来库存压力、人工压力以及异常损耗等成本问题 。针对这些痛点,其实早在2015年就有一批通过朋友圈做生意的商家进行拼猪销售 。不同于精选肉品销售,这类商家往往能将猪肉成套卖出,不必面临个别品类积压的窘境 。
究其原因,他们大都是在拥有一定私域流量后,将整头猪以预订方式面向其用户,其所售产品多为藏香猪、黑土猪等高价猪肉 。对小部分有高消费意愿的客户而言,除自己单独购买外,还可自行寻找其他愿意拼猪的消费者,私下商定好各自需求部分及切割方式后再告知商家,使其按需切割后寄出 。当然,这种整头拼猪的形式由来已久,且普遍存在于各地农村年猪销售环节中 。
此外,许多小型生态农场、私人农场等也会在小范围内开展团购年猪活动,提供的往往也都是质优量小的高价猪肉,所以其客户也多为固定熟客 。也正因如此,这类频次低且数量少的销售方式,其单位数量下利润较高但平均单位时间收益却会被摊薄 。
另外,其大多还都面临着检疫状况良莠不齐和私宰情况居多的现象,而这些操作不合法规以及供需难以平衡等问题的存在,也注定其大规模可能性较小 。不过合理借用年猪概念,在节假日开展类似活动,将其作为常态经营过程中的补充方式也不失为一种良好决策 。
02产业链之痛
猪肉向来是我国居民需求量最大的肉类消费品,亦是我国畜牧业各产品中产业链最长、涉及面最广的居民必需品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肉类消费市场中,猪肉相关市场份额一直保持在60%以上,而其中热鲜肉又占据全部猪肉销量的60%以上,剩余冷鲜肉与衍生肉制品市场份额均在20%左右波动 。
面临保质期过短及运输距离受限等诸多问题的热鲜肉大比例统治市场,在欧美等国占据90%以上市场且一定程度上能远距离运输的冷鲜肉却市场份额不佳,除却一部分饮食习惯差异因素外,不得不承认我国相关产业链仍存在众多短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