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扁桃体发炎原因 小儿扁桃体发炎是怎么引起的( 二 )


化脓性扁桃体炎多数是由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其特点是患儿的扁桃体表面可见黄白色的脓点,并伴有发烧、咽喉痛等症状 。使用抗生素治疗后,症状和扁桃体脓点会消失,并且退缩回到感染之前的大小 。
但扁桃体表面有白色渗出物并不一定就是化脓感染,腺病毒、EB病毒或者支原体感染也是常见的引起扁桃体渗出的病因,并且这些病原体感染也可以伴有发烧、喉咙痛的症状,所以不能看到扁桃体上有“白点”就想当然地认为是细菌感染 。

小孩扁桃体发炎原因 小儿扁桃体发炎是怎么引起的

文章插图

小知识2
扁桃体本身是一个免疫器官,在婴幼儿期发挥着活跃的免疫功能,因此不应轻易切除 。但如果出现以下的情况,则需要考虑切除扁桃体:
1.慢性肿大引起呼吸困难(如明显打鼾影响睡眠)或吞咽困难;
2.慢性扁桃体炎继发风湿热、心肌炎、肾炎等;
3.频繁急性发作或多次并发扁桃体周围脓肿;
4.反复急性发作引起中耳炎或颈淋巴结炎;
5.单侧肿大怀疑肿瘤,需要病理活检 。
腺样体
在鼻咽顶部与咽后壁交界的拐弯处有一团淋巴组织,叫咽扁桃体,也叫腺样体 。腺样体外观像半个剥了皮的橘子贴在鼻咽后壁,表面有5~6条纵行裂沟 。
小孩扁桃体发炎原因 小儿扁桃体发炎是怎么引起的

文章插图

腺样体出生时即存在,6~7岁时肿大最明显,10岁以后又逐渐萎缩,成年期则大部分消失 。在咽部的免疫中,腺样体虽然不如腭扁桃体重要,但也是一个免疫器官,与咽后壁的淋巴滤泡一起构成后壁的免疫屏障 。
小知识3
腺样体反复受炎症刺激时会增殖肥大 。肥大的腺样体会堵塞后鼻孔和咽鼓管咽口,患儿常常会出现打呼噜、鼻塞、倒吸鼻涕等症状,并且可因长期张口呼吸导致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上排门牙前突、上唇变厚等面颅畸形(腺样体面容) 。
由于鼻窦引流口和咽鼓管被堵塞,常合并鼻窦炎和分泌性中耳炎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则需要手术切除肥大的腺样体 。
小孩扁桃体发炎原因 小儿扁桃体发炎是怎么引起的

文章插图

舌扁桃体、咽侧索和咽后壁淋巴滤泡
舌的后三分之一部分为舌根,上面有很多粗大的肉疙瘩,这些就是舌扁桃体 。在腭咽弓的后侧,各有纵行的条索状淋巴组织,名为咽侧索 。
口咽后壁黏膜下有散在的淋巴滤泡,在慢性肥厚性咽炎时可明显增生形成凸起的疙瘩 。这些淋巴组织增生一般不会引起特别不适的症状,所以很少引起人们关注 。
【小孩扁桃体发炎原因 小儿扁桃体发炎是怎么引起的】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