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 阔步前行——西安航天基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纪实之二( 三 )


宏图绘就 , 征程再起 。 十个科技产业园区将瞄准产业定位 , 坚持“一园一主题 , 园园有特色” , 通过高端技术、高端项目、高端人才的聚集 , 加快“两链”融合步伐 ,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 不断增强创新动能 , 充分发挥航天基地对西安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带和秦创原科技创新示范带的重要支撑作用 。
——“四最”营商环境 , 培育企业发展沃土 。
自主研发“航天政策通”智能服务平台、“审管联动”系统 , 推出全省首个“免申即享”、全市首个市政接口“一图并审”服务……今年来 , 航天基地聚焦企业群众办事痛点、堵点、难点问题 , 推进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便利化 , 全力打造“四最”营商环境 。
“现在审批流程越来越简单 , 我们办事更方便了!”航天基地某企业办事人员感慨道 。
航天基地在全市率先推出市政接口“一图并审”服务实现水、电、气、暖、排水、通信、市政管线接口审批同步推进 , 审批时间由25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11月23日 , 航天基地又创新推出“审管联动”系统 , 该系统将通过信息共享、业务协同 , 实现审批和监管联动、业务无缝对接 。
审批提速度 , 航天基地的政务服务也更加优质、便利 。
航天基地自主研发的“航天政策通”智能服务平台 , 建设“一个平台 , 两个终端 , 四个信息库、六大功能” , 通过政府部门共享信息 , 逐步推行政务服务事项“免申即享” 。 该案例还荣获西安市2020年度审批服务“十佳”创新案例 。
随着政务服务城南地区“跨区办理”、陕西省内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56项政务服务事项“全省通办”、陕西省内国家级开发区168项政务服务事项“跨区通办”等在航天基地相继落地 , 满足了各类市场主体异地办事需求 , 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流动 , 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就近办、方便办 。
融合 构筑高品质生态宜居新城
千秋基业 , 人才为本 。 在航天基地这片热土上 , 勃勃生长着一系列高精尖产业 , 同样汇集着大批人才在此耕耘 。 解好“宜居宜业”必答题 , 是航天基地站在“十四五”新起点谋定的方向 。
有硬核技术 , 也有柔性关怀 。 城市管理建设方面 , 航天基地以“绣花功夫”健全城市基础设施 , 让人才“引得进” , 更能“留得住” 。
从民生需求着眼 , 从城市双修入手 , 从产城融合发力 。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 , 一幅记载了航天基地跨越式发展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
——加快城市更新 , 基础设施建设跑出“加速度” 。
“变化太大!以前坑坑洼洼的马路变成了柏油路 , 菜地变成了小花园 , 还有小广场……我把改造后的小区照片发了朋友圈 , 我的老朋友都不敢相信变得这么好 , 都来给我点赞!”面对小区改造前后的变化 , 家住风雷新区的王阿姨激动地说 。
2021年 , 航天基地确定了“北优、南闲、西提、东融、中强、全域补短板”的空间发展战略 , 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出入口、门头牌匾、地面铺装、夜景照明、导向系统和公益广告等10个专项提升 , 全方位提升城市设施品质 , 努力建设高标准、高品质城市建设管理示范区 。
城市骨架在拉大 , 城市功能在升级 , 城市面貌在焕新 。
新建成30条(段)道路 , 新建及续建公共停车场项目9个 , 建成1个公共停车场项目 , 停车位共705个 , 预计年底前还将建成2个项目 , 停车位共1475个 。 两年累计将建成公共停车位3816个 , 公共停车位从5468个增加到9284个 。
一个又一个不断刷新的数字反映了航天基地在“畅行航天”建设下的发展足迹 。 一条又一条断头路的打通 , 优化了路网结构 , 让城市环境越来越好 , 发展脉络越来越顺畅 , 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 激发城市经济发展的新活力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