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30日消息(采访人员郭彦伟)近日 ,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抖音发布《知识普惠报告2.0——短视频与知识的传播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 其中指出 , 在抖音带动下 , 短视频行业自2019年起展开从“娱乐化”向“知识化”的生态转型 , 这种主动的升级转向 , 正在助力网络社会形成寻找知识、学习知识、尊重知识的“知识风尚” 。
【短视频从“娱乐化”向“知识化”转型 清华大学联合抖音发布知识普惠报告】据了解 , 2019年3月 , 抖音联合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中国科学报社、中国科技馆发起知识普惠行动“DOU知计划” 。 截至今年8月 , 抖音平台知识创作者超1.5亿名 , 创作知识视频超10.8亿条 , 累计播放量已超6.6万亿、点赞量超1462亿、评论量超100亿、分享量超83亿 。
《报告》中提到 , 在抖音知识视频评论区 , 出现136万次“学到了”的感慨和254万次“懂了”的欣喜 。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认为 , 这些数字是用户对于能足不出户 , 以极低的时间、空间、经济成本学到不同类型知识的满足 , 更是短视频平台知识属性上升、娱乐属性下降的表征 。
为激励知识内容的创作 , 在产品功能层面 , 抖音开发视频合集功能、提供短中长多种创作时长选择、鼓励视频直播相组合;在内容运营层面 , 抖音持续组织短视频科普大赛、“院士开讲”“抖音公开课”“全民普法”等知识专题活动;在用户运营层面 , 抖音针对知识创作者提供短视频知识创作手册、短视频知识框架体系等工具 , 服务知识创作 。
《报告》强调 , 下一步 , 短视频知识普惠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内容质量 , 着力解决创作模式同质化、知识视频过度商业化等潜在问题 。 同时 , 着重扶持有利培养用户深度思考能力的内容 , 进一步巩固知识普惠的成果 。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刘昶对此表示 , 对知识的多样化、全方位、高层次需求 , 已成为大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 。 短视频知识风尚的不断深化 , 将有益于整个互联网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