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运载火箭采用无毒环保、价格便宜、比冲较高的液氢/液氧或液氧/煤油发动机以及大直径、少级数等方案 , 通过模块化、组合化和系列化方式 , 成倍地提高了运载能力 , 降低了成本 。
2015年首次发射的长征六号是三级型新一代小型液体运载火箭 , 它可将1吨的有效载荷发射到700千米高的太阳同步轨道 。 其第一级采用了1台首次使用、推力为120吨的液氧/煤油发动机 , 为此后长征五号、七号等也采用该发动机推出新型火箭奠定了基础 。 长征六号发射准备周期仅需7天 , 现已投入商业发射 。
2015年首次发射的长征十一号火箭是四级型新一代小型固体运载火箭 , 它可把500千克的有效载荷发射到500千米高的太阳同步轨道 。 作为“长征”家族中第一型和唯一型固体火箭 , 长征十一号具有“快速、可靠、便捷、低廉”的优势 , 实现了我国运载火箭24小时快速发射的跨越 , 主要用于1000千米以下太阳同步轨道和低轨道中小型航天器的发射 , 满足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应急情况下微小卫星发射需求 , 现已投入商业发射 。
2019年 , 我国首次在海上平台上用长征十一号火箭将7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 。 在海上发射运载火箭 , 既能降低发射成本、提高运载能力 , 还可有效解决火箭航区和残骸落区安全性问题 , 避免大规模人员疏散 , 为我国航天发射提供了新的发射模式 。
2016年 , 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首次发射成功 。 它采用两级半构型 , 可以把13.5吨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点200千米、远地点400千米、倾角42%uB0的低轨道 , 目前主要用于发射“天舟”货运飞船 。 它是利用长征二号F火箭成熟技术 , 在大体不变情况下把原来的常温发动机换成新研制的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 。
2016年 , 我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首次发射成功 。 它采用二级半构型 , 其最大特点是芯一级直径为5米(其他“长征”火箭最大直径为3.35米) , 俗称“胖五” 。 该火箭综合性能指标达到国际上主流运载火箭水平 , 已成功发射了嫦娥五号月球采样返回探测器和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等大型航天器 。
在长征五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长征五号B火箭是去掉了长征五号的第二级 , 采用一级半构型 。 其低轨道运载能力为25吨 , 主要用于发射空间站舱段 。 它的整流罩是目前我国最大的 , 为装载空间站舱段而量身打造的 。
长征八号是我国两级半型新一代商业太阳同步轨道运载火箭 。 该火箭以商业化、低成本、方便快捷、好使用为目标 , 可以将4.5吨的卫星送入700千米太阳同步轨道 。
文章图片
(3)“远征”上面级实现“太空摆渡”
2015年 , 我国首个“太空摆渡车”——远征一号上面级实现了首飞 。 上面级是一种能够进一步将航天器从准地球轨道或地球轨道送入预定工作轨道或预定空间位置的小火箭 。 它可多次启动 , 工作时间长 , 能先后把不同“乘客”送到不同的最终目的地 , 大大增强了我国运载火箭的任务适应性 。
2015年 , 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四级半火箭——长征三号C/远征一号首飞 , 发射了“北斗” 导航卫星 。 它是在原本三级半的长征三号C火箭上面增加了一级 , 从而变成四级半火箭 。 以往的三级半火箭只能将卫星送至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 即发射轨道是椭圆型 , 此后卫星需要自己变轨为圆形轨道 。 而改进后的四级半火箭则可以直接将卫星发送至距离更为遥远的目标轨道 , 卫星不需要再变轨了 , 从而能大大节省燃料甚至取消卫星上的远地点发动机 。 一般的三级半火箭只能飞行0.5小时左右 , 而装有上面级的四级半火箭可飞行6小时左右 , 能飞到几万千米的外太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