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实现第400次发射!细数“长征”火箭问天之路( 三 )


2016年我国长征七号首飞 , 它装有远征一号A上面级 。 该上面级在轨飞行时间从远征一号的6.5小时延长至48小时 , 主发动机由可以2次启动增加至20次启动 , 分离次数也由1次增加至7次 。 所以 , 它可把更多的“乘客”送到不同的地点 , 变轨能力大大增强了 , 拓展了摆渡车的服务功能 。
2016年 , 长征五号首飞 , 搭载了远征二号上面级 。 与远征一号相比 , 远征二号上面级对发动机的推力稳定性和双机推力同步性要求更为严格 , 热环境、电磁环境更为复杂 。
2018年 , 长征二号C火箭与远征一号S上面级携手 , 成功将遥感三十二号01组2颗卫星精准送入预定轨道 。 该上面级是专门为满足中低轨、短时间的发射需求而研制的一型产品 。 它执行任务时间短 , 与基础级分离完成后马上点火加速 , 整个飞行任务基本上在1小时以内 。
在上述“远征”上面级家族中 , 远征一号上面级是基本型 , 主要针对中高轨的直接入轨任务 , 只有两次启动能力 , 被称为“太空摆渡车” 。 远征一号A上面级实现了多次启动、长时间在轨 , 可完成不同轨道的多星部署 , 被称为“升级版太空摆渡车” 。 远征二号上面级有两台发动机 , 运载能力更大 , 执行高轨多星的直接入轨任务 , 被称为“增强型太空摆渡车” 。
我国还研制了更先进的远征三号上面级 , 可再提高上面级任务的适应性 。
“长征”系列火箭未来更精彩
几十年来 , 通过我国几代火箭人的不懈努力 , “长征”系列火箭走过了从常温推进到低温推进、从串联到并联、从低轨到高轨、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到发射载人航天器和空间探测器、从陆射到海射等非凡的技术历程 , 现已具备了发射低中高不同轨道、不同类型载荷的运载能力 , 在推力、成功率、发射频度、入轨精度和适应能力等方面均达到了世界一流火箭的水平 。
未来 , 我国还将研制、发射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重型运载火箭等更先进的运载火箭 。 其中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低轨道运载能力为70吨 , 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为25吨 , 将用于发射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长征九号重型运载火箭采用三级半构型 , 全箭总长近百米 , 起飞推力在3000吨上下 , 芯级箭体直径约10米 , 低轨道运载能力140吨 , 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50吨 , 可用于完成发射载人登月飞船和太空电站建造等重大航天任务 。
延伸阅读
从“长征”一号到十一号 , 运载火箭型号数字是越大越先进吗?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型号里都包含有数字 , 比如从长征一号到长征十一号 。 有读者可能会问 , 是不是数字越大 , 就代表火箭越大或越先进?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对此是这样解读的 。
型号里的数字主要与立项时间有关 。 有的火箭立项时间比较早 , 但任务复杂难度高 , 研发成功的时间不一定更早 , 并不代表它的先进性重要性就不如那些立项晚的火箭 。 长征五号火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 长征五号作为大型火箭 , 早在2006年就正式立项研制 , 目标是担负空间站、月球探测器和火星探测器等各类航天器的发射任务 , 由于任务难度大 , 直到2016年11月3日长征五号才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首次成功发射 。 而后立项、任务难度相对没有那么大的长征六号火箭却是率先发射 。
另外一方面 , 型号中不同数字的火箭担负不同的任务 , 比如有些是负责发射低轨道航天器 , 有些负责发射高轨道航天器 , 有些负责发射载货航天器 , 有些负责发射载人航天器 , 它们之间是不能简单比较谁更先进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