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的创业经历给你的启示 马化腾创业历程( 二 )

  
少年时代的马化腾曾经极爱天文 , 但那毕竟有些遥远 , 当计算机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 , 他的生活中出现了新的主宰 。他考入深圳大学后顺理成章地选择了计算机专业 , 当时马化腾的PC水准已到了令老师同学刮目相看的地步 , 他既可以成为各种病毒的克星 , 为学校PC维护提供不错的解决方案 , 同时又经常干些将硬盘锁住的恶作剧 , 让学校机房管理员哭笑不得 。  
虽然年纪不大 , 马化腾的网龄却非一般人能比 。很少有人知道在真正的Internet普及之前 , 有许多网迷已在慧多网上早早体会到网络的乐趣 。而马化腾就是其中之一 , 初上慧多网他就乐此不疲 , 半年后自告奋勇地投了5万元在家里搞了四条电话线和8台电脑、承担起慧多网深圳站站长的角色 , 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久而久之 , 深圳“马站”在慧多网上名声鹊起 , 但很少有人知道马站长其实只是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 。回忆起那段生活 , 马化腾有些自豪 , “在网上我才会获得完全的兴奋 。”  
四、创立腾讯  
1993年从深大毕业后 , 他进入润迅公司 , 开始做软件工程师 , 专注于寻呼机软件的开发 , 并一直做到开发部主管的位置上 , 这段经历使马化腾明确了开发软件的意义就在于实用 , 而不是写作者的自娱自乐 。“许多软件技术人员往往对自己的智力非常自信 , 搞软件只是互相攀比的一种方式 , 而我则希望自己搞出的东西被更多的人应用 , 也愿意扮演一个将技术推向市场的小角色 。”  
实用软件概念不仅培养了马化腾敏锐的软件市场感觉 , 也使他从中盈利不菲 。“要相信自己写的东西可以卖钱 。”马化腾是风靡一时的股霸卡的作者之一 , 他和朋友合作开发的股霸卡在赛格电子市场一直卖得不错 。马化腾还不断为朋友的公司解决软件问题 。这使他不仅在圈内小有名气 , 而且也有了相当的原始积累 。但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是来自股市 。1994年入市的马化腾平静而有耐心的个性使其在股市上如鱼得水 , 手头很快就有了百万资金 。他最精彩的一单是将10万元炒到70万元 。这为马化腾独立创业打下了基础 。  
许多网络界朋友的新变化令马化腾开始重新打量自己 。IT的机会太多了 , 我为什么不可以抓住?  
于是 , 1998年 , 腾讯诞生了 。这个名字带有很强的公司的定位含义 , 就是做有关互联网与通讯有关方面的业务 。“腾”表示“信息跳跃的一种方式” 。整个发展过程 , 马化腾认为很简单、平常 。但是“作为一家没有风险资金介入就成立的软件公司” , 初期的每一笔支出都让马化腾和他的同伴“心惊” 。  
在决定做OICQ的时候 , 当时国内已经有了两家公司先做 , 产品比腾讯更有市场名气 。马化腾没有想得更多 , 除了因为这个产品可以和公司的主项发展业务移动局、寻呼台、无线寻呼方案和项目相互促进外 , 也因为当时“飞华、China.com等许多公司有意向做及时通讯项目 , 市场显得很有发展前景 。”  
做不了还不能撤呀?这是当时马化腾打好的如意算盘 。  
五、柳暗花明  
可是事情并没这么好做 , 回忆起当初 , 马化腾说有很多东西值得回味 。很多人认为腾讯的诞生和发展是中国互联网的一个传奇 。但马化腾知道 , “传奇”光环的背后 , 是许多不为人知的艰难而困惑的日子 。创业之初 , 为了能让腾讯存活下来 , 马化腾率领自己的团队做网页、做系统集成、做程序设计……“什么业务都敢接” 。但由于不懂市场和市场运作 , 腾讯的产品拿出去向运营商推销 , 却经常被拒之门外 , “甚至连见我们都不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