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效力有哪几种 效力在法律上的意义( 三 )

  
如果行为人的行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那么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法律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以外的强制性规定不会导致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且《民法典》排除了那些不导致法律行为无效的强制性规定,这样就进一步缩小了引起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强制性规定范围,有利于鼓励交易 。强制性规范是与任意性规范相对而言的,具体来说,强制性规范就是规定行为人应当如何、不得如何的规范 。例如,毒品买卖是被法律严令禁止的,违背这类不得如何的禁止性规定,买卖行为自然无效 。如果行为人违反公序良俗,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公序良俗就是指我们社会生活的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 。违反职业道德、家庭伦理道德或者其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行为都属于违反公序良俗 。例如,将夫妻财产赠与婚外第三者的行为就违背了公序良俗,赠与行为无效 。  
《民法典》条文  
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  
第一百四十五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 。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 。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 。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  
【法律效力有哪几种 效力在法律上的意义】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  
以案释法  
案例一 富商李先生通过代孕公司找到一名代孕工作者,双方约定代孕成功后李先生支付50万元 。李先生的行为明显违反了法律禁止代孕的相关规定,代孕合同无效 。  
案例二 张先生的儿子小张今年14岁,寒假期间,多次使用父母用于资金流转的银行卡向某科技公司账号转款,用于打赏公司平台主播,共计打赏10万元 。张先生知道后,要求科技公司全额退还打赏金额 。张先生在婚姻存续期间认识了公司秘书王某,为追求王某,多次购买黄金首饰和贵重礼物赠与王某 。张太太得知后向王某主张返还财物 。  
小张的打赏金额巨大,明显超出了小张的民事行为能力,故张先生有权拒绝追认小齐的打赏行为,要求科技公司返还打赏的款项,拒绝追认后打赏行为自始无效 。张先生将夫妻共同财产购买礼物赠与婚外第三者,违背了婚姻忠实义务和社会公序良俗,赠与行为无效,张太太有权请求王某返还张先生赠与的贵重物品 。  
法官说法  
01 民事行为能力对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有重大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从事和自己行为能力相符的民事法律行为才能得到法律保护,不要超越行为能力进行民事交往 。作为法定代理人时,要及时对自己的孩子或者监护的人的行为进行追认或者否认 。  
02 我们有自主进行民事行为的自由,同时也要遵守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只有这样,我们所作的民事法律行为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才能产生预期的法律后果 。法律禁止的法律行为一定不要进行,否则不仅不能产生想要的效果,还有可能受到法律的处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03 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传统美德,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等都是可以涵盖在公序良俗范围内 。正所谓,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所以行为人作出民事法律行为时,一定不能违背公序良俗,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最终实现自己的目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