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别走!”宝宝撕心裂肺的哭喊着!!!( 二 )
#跟宝宝离别时注意须知#
①一旦离开就不要反复折返
一旦决定离开 , 就要在简短的道别仪式后当机立断走 , 不能因为孩子哭闹 , 反复的返回安抚孩子 , 这会无形中让孩子认识到哭闹哀怜的方式是管用的 , 可以让爸妈屈服 。
【“妈妈,别走!”宝宝撕心裂肺的哭喊着!!!】②注意自己的情绪 , 保持轻松
在给宝宝道别时 , 身体要放松 , 给宝宝一个大大的微笑 , 并愉快、直截了当地和宝宝说再见 , 之后直奔目的地 。 用自己轻松愉快的心情感染宝宝 , 让他安心 。
3
缓解分离焦虑
平常可以多和宝宝这样玩
小宝宝 , 家长平常可以和他们玩这些游戏!通过游戏让宝宝逐渐意识到万物恒定的道理 。
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宝宝面临分离时的抗焦虑能力 。
01“躲猫猫”、“捉迷藏”
是婴儿期 , 经典的依恋与分离的游戏 , 通过有趣而安全的方式 , 让孩子体会到说妈妈不见了 , 妈妈又回来的概念 。
孩子长大以后的捉迷藏 , 游戏也是以安全的方式上演 , 自己找不到别人了 , 别人找不到自己了 , 大家又重逢了这一些生活中的重要主题 。
02“你好 , 再见”
让一些布娃娃或者小动物排队 , 一个个对孩子说再见 , 说完又把他们一个个藏在你的背后 , 然后很快地拿到孩子面前说你好 。
03“秘密任务”
让孩子去各个房间完成秘密任务 , 去把东西藏到不同房间 , 或者去不同的房间找藏好的玩具 。 逐渐让执行任务的地点越来越远 。
04“停走停”
和孩子保持距离 , 让孩子喊停或者走 。
孩子离开妈妈一段距离去独自探索 , 一旦到达安全感的边缘 , 便跑回父母身边 , 为安全感续杯 。
有足够的时间面对恐惧 , 而恐惧感也始终在她的可控范围内 。 这样既不能逃避 , 也不至于崩溃 。
05“牵绳游戏”
和孩子分别握着一根绳两端 , 看着彼此能够走多远 。 “我知道你不喜欢我离开 , 让我们量量离开多远 , 你就会开始伤心” , 逐渐地分开 , 直到孩子喊停 , 量出可以承受的最大分离距离 。
如果拒绝游戏 , 还可以拖这绳子滑稽地追着孩子满屋跑 。
END
希望萌宝成长路上都有父母相伴
欢迎转发 , 分享给更多朋友
点个“在看”鼓励一下!
- 妈妈做饭的神态描写 给孩子做饭的喜悦心情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特殊时期:3岁孩子咬破水银体温计,妈妈60秒专业处理 获医生点赞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妈妈在线发问:女儿读大一,未婚先孕,男生不负责,我该怎么办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