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蛋白配氧跟不配氧一样吗 脱氧和氧合血红蛋白区别( 七 )

  
(4)其他  
烧伤、感染、骨折、应用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蛋白同化激素)也可引起尿糖阳性 。  
五、胆红素  
(一)简述  
胆红素是血红蛋白的降解产物,在正常尿液中不含有胆红素,尿胆红素的检出是显示肝细胞损伤和鉴别黄疸的重要指标,在诊断和预后上有重要意义 。  
参考范围:干化学试带法  
定性  
阴性  
(二)临床意义  
尿胆红素阳性多见于:  
(1)肝细胞性黄疸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 。  
(2)阻塞性黄疸  
如化脓性胆管炎、胆囊结石、胆道肿瘤、胰腺肿瘤、原发性肝癌、手术刨伤所致的胆管狭窄等 。  
尿液中出现胆红素,通常提示肝胆阻塞:观察尿色和震荡后尿泡沫均可呈深黄色;急性病毒性肝炎或药物性诱导的胆汁淤积,尿胆红素阳性常出现于黄疸之前 。尿胆红素有助于肝炎的诊断,在临床上,尿胆红素检测仅作为黄疸实验室鉴别的一个项目,实际应用时,尚需与血清胆红索、尿胆原、粪胆原等检测结果一起综合分析 。  
六、尿胆原(UR0)  
(一)简述  
尿胆原是结合胆红素从肝脏排泄进人直肠后,在小肠下部和结肠经细菌的还原作用后生成的物质 。一部分尿胆原进入肝肠循环,其中仅有少量进入血液循环,又经肾脏排人尿液中,正常人体尿液含有少量的尿胆原 。  
参考范围:千化学试带法  
定性:阴性或弱阳性(阳性稀释度在1:20以下)  
(二)临床意义  
1.尿胆原增多  
(1)肝细胞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  
如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硬化、肝淤血、酒精性肝炎 。  
(2)其他疾病  
顽固性便秘、肠梗阻、发热、溶血性贫血、充血性心衰、巨幼细胞性贫血等 。  
2.尿胆原减少或缺如  
(1)阻塞性黄疸  
胆总管结石 。  
(2)其他疾病  
由于肿瘤(胰头癌)压迫所致的阻塞性黄疸,尿胆原可进行性减少直至消失;但在肝细胞性黄疸期,也可因胆红素肝肠循环受阻,使尿胆原生成减少,因而尿胆原阴性;大量口服肠道抗生素可抑制结肠细菌,尿胆原生成减少,使粪胆原和尿胆原排出减少 。  
尿胆原与胆红素一样,均作为临床上黄疸鉴别的实验室主要指标,但也需与粪胆原、血清胆红素等检测一起综合分析 。  
七、尿液隐血(BLD)  
(一)简述  
尿液中如混合有O.1%以上血液时,肉眼可观察到血尿,血液量在0.1%以下时,仅能通过潜血反应发现 。尿液隐血即反映尿液中的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正常人尿液中不能测出 。  
参考范围:  
尿血红蛋白试管法:阴性  
尿肌红蛋白试管法:阴性  
(二)临床意义  
1.尿血红蛋白阳性  
红细胞被大量破坏,产生过多的游离血红蛋白,经肾由尿液排出 。  
(1)创伤  
心瓣膜手术、严重烧伤、剧烈运动、肌肉和血管组织严重损伤等 。  
(2)阵发性血红蛋白尿及引起血尿的疾病  
肾炎、肾结石、肿瘤、感染、疟疾、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等 。  
(3)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尿毒症、肾皮质坏死 。  
(4)用药  
应用阿司匹林、磺胺药、伯氨喹、硝基呋喃类、万古霉素、卡那霉素、吲哚美辛、秋水仙碱、吡罗昔康等 。  
2.尿肌红蛋白阳性  
(1)创伤  
挤压综合征、电击伤、烧伤、手术创伤及痉挛 。  
(2)原发性肌肉疾病  
肌肉萎缩、皮肌炎及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 。  
(3)局部缺血性肌红蛋白尿  
心肌梗死、动脉阻塞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