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案大全 初中物理课教案( 四 )

  
难点:1.速度概念的建立;  
2.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频闪摄影” 。  
教学资源: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什么是机械运动?  
2、什么是参照物?  
(设计意图:回顾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以参照物作为标准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 。增加前后内容的联系,引出详细学习运动的相关知识)  
二、新课教学  
模块一:引入新课,建构速度的概念 。  
【环节一】引入新课  
在实际生活过程中,运动的快慢是人们关心的问题 。  
多媒体展示:出游时,人们希望最快到达目的地;刘翔比赛时,第一个冲到终点;草原上,猎豹追捕鹿 。  
此时,运动的快慢决定的不只是是否快捷或者荣耀,而关系到生死的角逐 。  
演示实验:  
将两个等大的圆纸片剪去不同大小的扇形后粘贴成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 。比较这两张纸锥从相同高度下落的快慢,然后汇报观察到的现象,  
问题:如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呢?  
(设计意图:初中学生思维活跃,用学生熟悉的身边事例来让学生了解运动的快慢很重要从而提出问题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引出新课)  
【环节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前面三个事例,结合生活实际分析比较物体快慢的方法;  
2.交流总结;  
3.展示各组讨论成果 。  
教师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并总结: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①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所用时间的长短;(用时短的就快)②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看路程的大小 。(路程大的就快)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结合生活实际总结规律,培养小组合作精神 。)  
【环节三】创设情境,建构速度概念  
教师提出新问题:若路程不相同,时间也不相同时,那如何去比较运动的快慢呢?  
1.创设情境  
学校的百米冠军的成绩是12s,而24届奥运会一万米比赛冠军的成绩是28min,怎样比  
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教师启发:时间和路程都不一样,我们可不可以把他们其中一个量设置成一样呢?  
学生思考讨论:可以计算两位冠军每1s内运动的路程,每一个相等时间内运动的路程长的物体运动的就快 。这样就将问题转化为在时间相等情况下进行比较 。  
2.速度  
我们平时就是用这种方法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称作速度,用符号v表示 。它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也就是,路程用s表示,时间用t表示,所以 。物理量都有单位,那么速度的国际制单位是什么呢?  
学生数学中学过路程的国际制单位是米,时间的国际制单位是秒,所以会很容易想到速度的国际制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 。  
教师补充在交通运输中我们还常用到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 。1m/s=3.6km/h 。并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并强调常用的几个 。  
【环节四】速度应用(多媒体展示)  
例题1: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物理计算,规范计算步骤:①要把必要的文字说明写出来 。②如果相同的物理量单位不同,要统一单位 。③把已知量代入公式时,数字后面要写上正确的单位 。  
例题2:火车提速后,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运行速度约为104km/h,两地之间的铁路线长1453km,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要用多长时间?  
强调公式变形,用速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  
例题3:一位百米赛跑运动员跑完全程用了11s,一辆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40km/h,哪一个的速度比较快?  
学生自主解答 。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速度概念;例题展示规范学生解决物理题的步骤并学会速度公式的变式,同时注意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