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次!活体机器人“可繁殖”,是灾难还是福音? | 专栏

近日 , 据《科技日报》报道 , 美国的弗蒙特大学和塔夫茨大学的研究团队 , 创造了一种由史以来首次可以自我繁殖的异形机器人(Xenobots 3.0) , 美国科学院院刊登了这一结果 。 消息一出便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 。
全新人造物的诞生
其实 , 严格来讲 , Xenobots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机器人 。
“机器人”一词最早由捷克作家Karel ?apek使用 , 专指人形奴 。 “bot”的原意指的就是奴隶 , “Xeno”指的是“奇怪的 , 陌生的”意思 。
而Xenobots一点不像人 。 它长得非常像“吃豆人” , 造型有趣 。 Xenobots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机器人 , 也不是已知的任何物种 。 更严谨的表述是 , Xenobots是一个活的、可编程的生物体 , 它的出现宣告了一种新的人造物的诞生 。
佛蒙特大学的Josh Bongard和马萨诸塞州塔夫茨大学的Michael Levin及其同事首先从青蛙胚胎中提取了快速分裂的干细胞 , 这些细胞正常发育成为皮肤细胞 。 经过对这些细胞进行工程改造 , 科研人员制造出一种具有生命力的有机体 。
研究表明 , 当Xenobots被聚集成团时 , 它们在五天内形成了大约3000个细胞的球体 。 每个团块大约有半毫米宽 , 覆盖着微小的毛发状结构 。
全球首次!活体机器人“可繁殖”,是灾难还是福音? | 专栏
文章图片

▲Xenobots一点不像人 。 它长得非常像“吃豆人” 。 AI设计的吃豆人形状的“母体”生物(红色) , 旁边是被压缩成球状的干细胞——“后代”(绿色) 。 图/IC Photo
这一结构类似藻类的鞭毛 , 可以帮助Xenobots进行类似螺旋形游动 。 更有意思的是 , 单个Xenobot看起来似乎在进行一种有组织的协同工作 , 一道把松散的细胞拱到一起 , 由此产生的细胞堆逐渐形成了新的“Xenobots” 。
这样看来 , Xenobots的后代实际上没有类似人类一样的父母 。 它们是由不同的Xenobots共同制造出来的 。
实际上 , Xenobots 于2020年已经被造出来 , 当时用的就是青蛙胚胎细胞 。 在实验条件下 , 这些细胞形成了小型结构 , 具有自我组装 , 分组移动并感知周围环境的自组织能力 。
由此看来 , 此次Xenobots的主要突破在于它变得可以自我复制 。 成群的Xenobots会将松散的细胞推到一起 , 最终复制一个自己 。 Xenobots是第一个被发现以这种方式繁殖的多细胞生物体 。
另外 , 这种复制十分高效 。 科研人员利用人工智能在计算机里试着跑了很多种形状 , 观察不同形状的细胞团产生后代的能力怎么样 。 最后通过计算发现C形的Xenobots能够产生最多的后代 。
全球首次!活体机器人“可繁殖”,是灾难还是福音? | 专栏
文章图片

▲Xenobots相关研究已在社交网络上引起热议 , 微软全国广播公司(MSNBC)的专栏作家David Corn称 , 我们完蛋了 。 图/某社交媒体平台截图
科学技术伦理是实验的构成性部分
不出所料 , 这项技术带来了丰富的工程想象 。 比如说可以把Xenobots放到海洋当中去处理微塑料 , 去检查根系 , 甚至用于再生医学 。
但是 , 离真正能应用在这些领域 ,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科学研究发现并不意味着立竿见影出现工程效果 , 工程活动本身具有很高的技术门槛 , 不是朝夕之功 。
值得警惕的是 , 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 , 总是利弊共生 。
一个显而易见是风险是 , 能够自我复制的Xenobots要是不小心从实验室泄漏出去 , 可能会对生态造成巨大的影响 。
它不仅可能改造人的自然物理环境 , 对现有的生物造成直接影响 , 甚至还有可能造成新物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