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2 月 1 日消息 , 东南大学师生团队近日成功将该校校训“止于至善”存入一段 DNA 序列 , 实现了 DNA 存储技术的新突破 。 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上 。 据东南大学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宏教授介绍 , DNA 存储技术就是将生物 DNA 分子进行编码 , 从而在 DNA 序列上存储信息 。
【新突破:东南大学团队将校训“止于至善”存入DNA序列并成功读取】刘宏教授团队通过电极表面合成 DNA 分子及原位测序实现了单电极上数据写入和读取的一体化 , 为实现未来的高通量自动化 DNA 存储系统打下基础 。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 全球数据产生量正以指数形式激增 , 而以 DNA 分子为基础的数据存储系统被认为是解决未来“数据危机”的一个可行方案 。 IT之家了解到 , 目前 , DNA 存储系统大多基于“编码-合成-储存-测序-解码”的操作流程 , 涉及到大型仪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 。 为了 DNA 存储系统的微型化、集成化和自动化 , 刘宏团队发展了一种基于电化学的单电极 DNA 合成和测序方法 , 通过电化学脱保护技术改进了传统亚磷酰胺化学合成方法 , 并基于电荷振荡现象对电极表面的 DNA 分子进行测序 , 借助多次测量和统计学方法降低测量误差 , 最终成功将校训(止于至善 ——“Rest in the highest excellence!”)以 DNA 分子形式存储在电极表面并读取出来 。
文章图片
此外 , 刘宏团队还探索了现有体系向高通量自动化系统发展的潜力 。 研究人员利用微流控滑动芯片技术设计了单片四电极系统 , 通过滑动芯片向电极高效地输送反应试剂 , 成功实现了四电极上的数据存储(“DNA stores Future World”) , 为之后高通量集成化自动化 DNA 存储系统的开发打下基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