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主流小产区逆袭 新平冰糖橙除了褚橙还有哪些秘密( 三 )
2002年 , 75岁的褚时健选地改地、花138万元引入无污染的南恩河水源 。 为达到最佳甜酸比 , 他一再实验氮、磷、钾、镁、钙等有机肥元素配比 , 极具独创性地引入烟梗育肥 , 解决了口感的关键难题 。 为提升产量 , 78岁的老人家逆向思考 , 把每亩146棵的果树间伐到只剩80棵左右 , 反而大大提升亩产和品质 。
褚一斌忆及父亲时称 , “褚橙”之所以“真正好吃” , 恰恰是源自老爷子以匠人精神将工业化流程引入了农业生产之中 , 在初创褚橙时的“精细农业”尝试 。
科学流程极大解决了农产品非标准化的难题 , 使褚橙从2006年的1000吨猛增到2015年的13000吨 。 近75岁再度创业的褚时健 , 把褚橙变成了中国最知名的农产品品牌 。
位于新平县水塘镇的龙橙选果厂内 , 龙橙副总经理杨取学正展示着今年的果实 。 一颗颗色泽金黄、果面光滑细腻、果形端正 , 剥开后 , 皮薄多汁、清甜化渣 。 “我们老家华宁是传统的柑橘种植区 , 后来来了新平 , 我们也高标准严要求 , 希望种出好的橙子 , 让新平橙好吃又好卖 。 ”新平龙橙果业发展有限公司也是一家集种植管理、采收加工、包装销售为一体的企业 , 亦是当地龙头企业之一 。 杨取学说 , 龙橙果业种植基地的管理团队都来自于华宁 , 均为具有20多年种植经验的专业农人 , 被称作“云南第一代专业农民专家” , 不但具备精湛的种植水平 , 更是把对土地及果树的热爱 , 根植于心 。

文章图片
▲新平冰糖橙“皮薄多汁” , 甚至可以徒手榨汁 。 谢伙荣/摄
杨取学坦言 , 有了褚橙的探索和带头 , 当地企业都汲取了不少经验 。 从田间种植、管理技术 , 到企业管理方式 , 再到分拣、物流、品牌建设 , “像褚老一样把果子品质做好 , 就能够建立很好的品牌效应 , 获得相应的市场支持 。 无论是技术培训还是田间管理 , 一枝一叶 , 一水一肥 , 春夏秋冬 , 毫不含糊 。 ”不仅大一些的企业如此 , 选果厂也带动了周边的果农 。 从果农粗放式种植采摘的“一棵光” , 到如今 , 果农们也将一车车采摘下来的鲜果拉到选果厂 , 经过光电设备选果分级再去向各地 。 新平柑橘产业 , 的确更加精细化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