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画面中的就是由美国佛蒙特大学、哈佛大学和塔夫斯大学的科研人员共同研制出的可自我繁殖“活体”机器人 , 它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机器人 , 也不是一种动物 , 而是鲜活的、可被编程的有机体 。 最初 , 科研人员从非洲爪蟾的胚胎中提取干细胞并培育成皮肤细胞或心肌细胞 , 将其分割成单个细胞后 , 在显微镜下进行组装 。 这些初代“活体”机器人能环形移动 , 可存活约一周时间 , 能量耗尽后会自然降解 。 此后 , 科研人员参照人工智能的设计 , 将球状“活体”机器人改造成电子游戏《吃豆人》的形状 , 于是就得到了全球首个可自我繁殖的“活体”机器人Xenobot 。
文章图片
【全球首个可自我繁殖“活体”机器人问世!有望应用于搜索污染源或手术等领域】美国佛蒙特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 约希·邦加德:“活体”机器人是一种很简单的圆形颗粒 , 看起来像是圆形被切掉了一个楔形 , 9个形似吃豆人的“活体”机器人在培养皿中互动时 , 它们会不自主地用“嘴”把周围的细胞堆积在一起 , 收集的新细胞越堆越多 , 细胞堆就形成了体型更大、生命力更强且移动更快的子代“活体”机器人 , 子代“活体”机器人产生的后代能力更强 。
文章图片
据介绍 , “活体”机器人实现自我繁殖 , 这样的新发现一经报道就引发了人们对机器取代人类的广泛担忧 , 但研究人员表示 , 这些机器人被完全封装在实验室中 , 且可生物降解 , 简单处理即可消灭 。 未来 , “活体”机器人有望用于搜索放射性污染、在海中收集微塑料或在人体动脉中清除粥样硬化斑块等 。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 龚新语)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