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为什么不禁止风水迷信 国家不公开的风水事


港府拨款给居民做法事 , 目的不过是为了维持与村民的和睦关系 , 加快工程进度 , 这笔钱与精神补偿费的功能相似 。

国家为什么不禁止风水迷信 国家不公开的风水事

文章插图
文 | 杨佳瑜 刘超玲
香港政府的“迷信”形象在这个时期显得有点突兀 。
四月底 , 中纪委官网公布对四川省委原副书记李春城的通报 , 其中一项是“滥用职权进行封建迷信活动”;五月初 , 四川雅安市委原常务副市长蒲忠因违纪被查 , 迷信也是其落马原因之一 。相比之下 , 在香港 , 政府却专门为风水拨出款项 , 甚至曾有一次为了做两场法事 , 花费108万港币(以下单位均为港币) 。
香港政府有专门的“迷信开支” 。立法会的新闻公报披露 , 这笔钱 , 一般用在迁移殡葬拜祭设施和做法事上 。
迁移殡葬拜祭设施 , 具体说来包括移动当地居民的坟墓和骨灰盒 , 或者平时拜祭的神龛(相当于放置神佛塑像和祖宗灵牌的小阁)等 。不过 , 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以新界为例 , 2007年至2011年 , 只有一例这样的支出 , 共2万港币 。
做法事才是“迷信开支”的大头 。仍然以新界为例 , 2007年至2011年 , 香港政府一共为59个工程的法事买单 , 花了124万 。而近年来花费最多的工程 , 是2003年一条起于深圳蛇口工业区的深港西部通道 。因为沿线经过元郎区厦乡村等十几个村 , 折迁对这些乡村来说是动了他们的“龙脉” , 法事的规模也相应提高——共举行了两场大型法事 , 花费108万 。
做法事花的钱 , 在香港称被为“趸符费”——趸符 , 是指一种做法事时使用的长竹签 , 上面通常写上五方神灵名字和符咒 。一般来说 , 如果政府的工程牵扯到当地的风水 , 居民可以自行做法事 , 并要求政府买单——注意 , 是“牵扯” , 也就是说如果这项工程仅仅只是“影响”了风水 , 比如和当地村落还有些距离 , 居民也可以发起索赔 。
索赔的程序是这样的——先提交一份清单 , 分项列明法事的各项开支 , 比如请风水师傅的费用、购买香烛和仪式所用食物等 。一项工程的规划 , 一个村只有一次让政府给钱的机会 。审批也有层级——2万以内 , 由当地的地政专员审批;2万至3万 , 由地政总署署长审批;3万以上 , 则要提交到财经事务和库务局局长 。
这只是惯例 。如果一项工程中趸符费的申请太密集 , 港府可能还会成立“协调小组” 。2010年开工建设的广深高铁工程 , 便因为引起的申索案例激增 , 政府成立了一个跨部门的工作小组专门处理 。成员包括了地政总署、民政事务总署以及负责高铁工程项目的路政署 。
至于最终能发多少钱 , 香港立法会的一份新闻公报透露了政府考量的因素:这项支出和过往类似要求相比是否合理 , 工程与这个风水受影响的地方之间的距离 , 以及村落的大小和人口规模 。
程序的最后一步 , 是等法事结束后 , 向当地的地政处提交一份开支账目表 。
当然 , 香港政府也可能因为不能动了当地的风水 , 而将一项工程改址 。
2012年 , 香港天文台需要兴建一个新的天气雷达站 , 很快 , 当地原居民以“影响风水”为由反对 , 要求必须另觅地点兴建 。两者僵持之下 , 政府做出让步 , 将雷达站选址移开17米 , 并且将主体建筑物由两层改为一层 , 又在附近一带种树作遮挡 , 据称 , 是为了减低这种“辐射”与当地风水相冲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