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三大电信运营商集体上调资费,如果这事发生在我国……】
文章图片
据“新浪网”百度号转央视网 , 印度三大电信运营商Jio、Airtel和Vodafone Idea(Vi)近期相继宣布涨价 , 涨幅约20% 。
印度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通信市场 , 居民人均收入低 , 本不适合电信用户普及率的高速提高 , 但新切入市场的Jio , 携巨额资本 , 在非常薄的4G网络覆盖基础上 , 以超低价的模式 , 快速成为了全国移动用户最多的运营商 , 几大对手也不得不跟进 。
显然这个价格是无法维持行业稳定发展的 。 Jio从互联网公司那里学来的“猫消费 , 让狗买单”的模式 , 也没有能够带来足够的回报 。 再加上过去近两年来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冲击 , 这使得三大电信运营商不得不提高资费 。
涨价、跌价 , 只要在一定幅度内 , 本来都是正常的市场行为 。 但在我国似乎很难做到 。 例如 , 某地某运营商还在为3G牌照发放前推出的20元不限流量套餐挠头 。 我国3G牌照发放时间是2009年元月 。 还有其他超级优惠套餐 , 甚至有人曾以数千元的价格转让(受严格实名制影响 , 近两年这种转让有所减少) 。 另一个例子 , 在小灵通退出数年后 , 还有用户拿着多个用户资格要求电信运营商巨额赔偿……
类似例子不少 。 电信运营商发展用户 , 与用户签约 , 大多数时候成了“千年合约” 。 用户觉得优惠 , 坚决不退网或换套餐 , 因此电信运营商网络上沉淀了大量的历史套餐用户 , 最早可追到近20年前推广的老套餐 。 而有的套餐已经出现了更新版(同样价格 , 包含语音、短信、流量等基础通信服务都高于或等于原有套餐) , 但运营商有些时候并不主动通知用户更换套餐 , 结果同样的月费 , 不同用户得到的服务有很大差异 。 当然 , 也有运营商通知用户更换新套餐 , 部分用户坚决不更换 , 有的是不理解新套餐 , 害怕是圈套 , 有的则可能确实是钱多了烧的(有最低月销或单位付费或其他) 。
做到套餐自主升级的很少 。 典型是有线宽带的提速不提价 , 一些用户没有主动参与 , 五六年下来 , 宽带套餐价格也没变 , 网速从2Mbps的ADSL提高到了300Mbps的光纤上网 。 包含有线宽带的“固网+移动”融合套餐 , 则出现了分裂 , 有线宽带自动升速 , 而其中包含的手机流量和语音时长 , 变化只能等到套餐续费的时候(一般融合套餐资费“交10个月送2个月” , 很多用户选择了年付费) 。
我国提高电信资费 , 还很可能面临三方面的压力 。
一是反垄断部门 。 曾经有某省行业管理部门召集三大电信运营商开会(现在叫“约谈”了) , 制止电信运营商恶性竞争 , 电信运营商只是会议的“听众” , 也没有采取激进措施改变市场策略的行动 。 结果呢 , 被该省的反垄断部门以协同定价为由罚了款 。
二是行业主管部门 。 按说 , 如果电信运营商单方面修改与用户的合约 , 违法的话 , 应该是市场监管部门处罚 , 或者市场监管部门要求电信运营商按《合同法》赔偿 , 但行业主管部门经常会要求电信运营商做出更大的让步 , 以消除舆情(暂时) 。
三是媒体 。 如果媒体认为发现用户资费变化投诉线索 , 它可能单方面报道 , 例如 , 它在还没有与电信运营商接触的情况下 , 就根据投诉用户反映的内容 , 在报道中写“电信运营商没有提醒收费” , “电信运营商未通知欠费就停机”…… 有的媒体还算公正 , 只是摆单方面信息 , 有的媒体则会直接上纲上线 , 让人感觉 , 电信运营商作恶多年 , 不罚个几万亿让它们破产 , 都不足以“平媒体愤”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