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芯片、新材料等“刀锋”领域,46位院士齐聚松山湖

11月30日至12月2日 , 2021粤港澳院士峰会暨松山湖科学会议在广东东莞举行 。 46位院士专家齐聚松山湖 , 聚焦芯片半导体、集成电路、新材料等广东产业重点尖端领域进行深入交流 , 同时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把脉”献策 。
聚焦芯片、新材料等“刀锋”领域,46位院士齐聚松山湖
文章图片

峰会期间 , 多位院士及企业家代表研讨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

【聚焦芯片、新材料等“刀锋”领域,46位院士齐聚松山湖】广东着力打造我国集成电路第三极
半导体产业被誉为电子信息产业皇冠上的“明珠” 。 “广东是我国信息产业第一大省 , 在消费电子、通信、人工智能、汽车电子等领域拥有国内最大的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应用市场 , 集成电路需求超过全国的30% 。 ”据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工程师董业民介绍 , 今年前三季度 , 广东省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总营收达到了1406亿元 , 同比增长30.6%;工业增长值353.79亿元 , 增长46% 。
董业民表示 , 目前广东集成电路产业链不断扩展完善 , 高端电子元器件等快速发展 , 基本形成以广州、深圳、珠海为核心 , 带动东莞、佛山、中山、惠州等地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 整体向好发展 。
当前 , 广东省正以大项目、大平台、大基金为抓手 , 打造我国集成电路第三极 , 大力培育发展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 加快推动大湾区半导体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
会上 , 多位海内外信息技术领域的院士专家 , 以及半导体产业领域的知名企业代表 , 共同研讨第三代半导体关键材料、功率器件关键技术研发 , 相关材料及器件在下游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高铁、储能、电网等领域的应用问题 。 据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吴玲介绍 , 第三代半导体以氮化镓、碳化硅等宽禁带半导体为代表 , 将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重塑国际半导体产业格局 。
聚焦芯片、新材料等“刀锋”领域,46位院士齐聚松山湖
文章图片

中国科学院院士彭练矛进行主题报告
“没有真正的创新 , 我们是很难走到最前面去的 。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彭练矛认为 , 创新和产业化没有矛盾 , 不一定每个创新的东西都会产业化 , 但没有创新 , 永远不会有自己的产业 。 他指出 , 目前碳基电子是一项前沿技术 , 还没有发展成产业 , 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发展 。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马於光看来 , 目前对于第三代半导体的应用 , 发展路径是比较明确清楚的 。 他建议 , 除了政府引导发展外 , 可通过市场验证 , 让市场选择发展 , 同时在基础研究方面可适当布局下一代或者更新一代的半导体技术 。
高端制造需加强发展关键基础材料
“产业基础薄弱是制约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 。 ”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指出 , 新发展格局之下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在于产业基础薄弱 。 要推动产业基础的高级化 , 就是要实现产业基础的基础产品和技术自主可控、安全高效 , 产业共性技术和互联网等基础平台具备解决跨行业跨领域问题的能力 , 产业链中下游协同创新 , 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基础产品和技术中广泛融合应用 , 拥有一大批从事产业基础的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队伍 , 基础产业发展氛围良好 , 形成具有高韧性、高附加值的产业链 。
在他看来 ,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材料是制造业的两大“底盘技术” , 支撑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 其中 , 关键基础材料是加速构建我国产业基础能力“新格局”的重要抓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