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技术实践 , 应对海量数据的实时接入 。 面对城市级跨行业、跨领域海量数据的实时接入 , 要重点研究数据动态加载、数据供给、数据服务等技术 , 加强探索云边端协同技术方向 , 验证动态数据快速分析处理场景 , 加强产学研在战略、技术、标准、市场等全方位协作 , 针对基础共性技术和应用基础技术 , 集中力量协同攻关 。
促进数据融通 , 实现物理城市全时空、全要素、全过程数字化表达 。 《规划》多次提及深化数据要素流动 , 基于此 ,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构建城市物联感知体系 , 打破数据壁垒 , 加快数据要素流动 , 汇聚城市、土地、建设、交通、市政、公共设施等全生命周期信息 , 建立一个统一时空基准下的“地上地下全空间、人地物房全要素、规建管维全过程”数字空间 , 真实展现城市样貌、城市部件、智慧社区、智能建造、智慧生产等各种场景 , 实现物理城市全时空、全要素、全过程数字化表达 。
推广融合应用示范 , 构建融合应用型智慧城市 。 积极拓展智慧城市领域中5G融合应用新场景 , 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链、安全等技术与5G进行深度融合 , 构建场景化的融合应用能力 , 打造更有深度更有温度的应用 。 对于变革性的创新型应用(如自动驾驶) , 可以从社区、园区等城市微单元封闭区域开始 , 逐步拓展至智慧城市全域 , 真正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融合应用场景 , 以星星之火成就燎原之势 。
建立健全安全框架 , 构筑安全新范式 。 面对智慧城市错综复杂的安全形势 , 首先是建立健全安全标准体系 , 包括物理世界和数字孪生世界的安全标准体系;其次是建立多元协同的网络治理体制 , 制定跨域、跨区的协同工作机制;再次是围绕“云-网-边-端”构建智慧城市的多级综合防控安全空间体系 , 以网络安全态势全方位智能感知为核心 , 聚焦实时监测、攻击溯源、通报预警、应急处置 , 形成条块结合、纵横联通、协同联动的智慧城市安全能力体系;最后是建立健全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体系 , 为营造清朗、安全的网络空间保驾护航 。 行业应围绕城市场景 , 构筑新的安全范式 , 实现安全与城市共生共长 。
“面向2025 , 让管理者以及企业、老百姓真正享受到智慧城市的‘智能化’应用 , 解决城市治理、企业发展、安居乐业的种种需求 , 这是智慧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 。 ”夏俊杰总结道 。
全力推动智慧城市发展
中国联通打造城市数据智脑引擎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国家战略 , 将开启“十四五”快速发展新征程 。 中国联通作为数字信息基础设施运营服务国家队、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主力军、数字技术融合创新排头兵 , 将全面打造领先的端到端智慧城市服务 , 从四个方面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 。
一是加强云网融合底座建设 。 充分发挥“云网边端”协同优势 , 构建融合、弹性、高速、安全的算网一体数字基础设施 , 为智慧城市提供“联接+感知+计算+智能”的算网一体化服务能力 。
二是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基座 。 融合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CIM、网络安全等共性技术 , 赋能城市全域要素数字化、实时状态可视化、管理决策智能化 , 提升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能力 , 为保障城市高效、安全、有序运行提供创新的数字工具 。
三是拓展多领域智慧化应用 。 围绕城市治理、产业经济、公共服务等场景 , 重点推动一网统管、一网通办、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全域社会治理、城市公共安全、智慧微单元(园区/社区/街区/楼宇)等以数智融合为特色的应用建设 , 使整个城市治理与服务都更加高效 , 助力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