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技巧归纳( 五 )




6、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7、议论文的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8、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证)、(喻证)[喻证作用:深入浅出地讲明道理,使抽象道理具体化]、(分析论证)、(道理论证)
9、论证方式(立论)、(驳论)、(立论与驳论相结合)
10、驳论文的批驳方式分(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
【现代文阅读技巧归纳】11、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12、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小说的情节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13、塑造人物的方法主要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14、记叙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15、记叙的人称[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便于抒发感情)、第三人称]
16、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①渲染气氛②烘托人物心情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④交代天气时令情景⑤前后呼应⑥为中心服务


17、写作手法及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欲扬先抑)、(托物言志)、(伏笔)、(铺垫)、(照应)、(对比)、(讽刺)等
18、词的感情色彩分为(褒义)、(贬义)、(中性)
19、修辞方法及其作用:①比喻:生动形象,写出句子涵义、作者表现的思想感情②设问: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或引出下文,使读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③反问:强调反问的内容,加强语气④排比:增加语言气势,一气呵成,强调排比内容⑤对比:突出某些方法面容⑥拟人:生动形象,使物具有人的感情


20、当问一个句子的含义是什么时,答题思路:先问为什么?再透过字面含义,回答深层含义,可从文章、作者思想感情、写作意图、主题等方面分析
21、分析某段或某句作用时,应从什么方面入手?①内容、中心②结构方面或写法方面
22、概括人物性格特点最好用重要的词语,可从文中找,也可概括、尽量全面
23、如何分析“一语双关”?①表面含义②深层含义
24、赏析句子或段落时,应从什么方法入手?①修辞方法②词的感情色彩③句式④重点词的作用⑤人称变化⑥一语双关⑦讽刺否定⑧表达方式⑨语言风格⑩写法⑾重点词⑿色彩⒀标点
(1)把课文当作“例子”,采用课外的、具有陌生感的说明文来进行测试,走出死记硬背的误区,保证试题有较高的效度 。
(2)说明文的范围是很广的,既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 。不管是平时训练,还是考试命题,都不应该有所偏废 。同时适当加强一下社会科学类的说明文的阅读训练,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
(3)说明文是以介绍知识为目的的,因此说明文阅读测试的目标就是理解,包括对词语的理解、对句子的理解、对说明中心的理解、对说明顺序的理解、对说明方法的理解等 。由于任何知识的介绍都离不开概念,而介绍高科技知识的文章中新概念又特别多,所以,准确理解概念的含义是解答说明文阅读试题的一个关键 。
阅读说明文的羁绊态度应该是理性的,而不是感性的 。
第一,你得博闻广志,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你看到的文章 。
第二,技巧啊,有一个技巧就是——可以用原文的句子回答的,就用原文回答;或者用跟原文意思相近的句子回答 。所以得注意前后文的联系,这段提到的这个问题也许答案就在下一段 。还有一个技巧就是在试题中找答案,比如有时候会有这样的选择题——“以下关于本文的几个说法,哪个是错误/正确的?”认真看选项,有助于你理解文章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