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虚拟化社会与跨文化传播”青年学术研讨会举办

“元宇宙、虚拟化社会与跨文化传播”青年学术研讨会举办
文章图片

“元宇宙、虚拟化社会与跨文化传播”青年学术研讨会举办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供图
中新网北京12月5日电 (采访人员 高凯)聚焦宇宙概念的历史流变、元宇宙与新时代艺术传播的发展、元宇宙对全球传播秩序的影响、元宇宙与未来教育形态展望、元宇宙与网络信息安全、元宇宙与网络思政教育等主题 , “元宇宙、虚拟化社会与跨文化传播”青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 。
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思想德育工作室“新青年人文交流工作室”联合主办 , 研讨会分为特邀主旨演讲和青年圆桌论坛两部分 , 以线上形式进行 。 研讨会邀请了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以及其他各高校相关领域学者以及业界专家参会 , 就元宇宙概念的历史流变、元宇宙与新时代艺术传播的发展、元宇宙对全球传播秩序的影响、元宇宙与未来教育形态展望、元宇宙与网络信息安全、元宇宙与网络思政教育等主题进行了演讲与对话 。
在特邀主旨演讲环节 , 各位专家学者分别就“新时代艺术传播的几种可能性”、“元宇宙:全球传播秩序的挑战与机遇”、“元宇宙概念对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建设的启发”、“新传媒科技与新闻传播学研究‘主体性’问题的思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形成及其对金融市场的传导”、“互联网时代的跨文化传播与信息鸿沟——一个面向MOOC的大数据研究”、“元宇宙视角下的跨文化旅行‘人、场、物’重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网络文化信息安全传播机制与路径研究”等主题进行了发言 。
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孙萍从新时代艺术传播政策、艺术传播的媒介的发展和元宇宙与未来戏剧的表现形式 , 通过亲身运用VR、AR等技术参与的沉浸式戏剧创作的实践经验 , 讲述了新时代艺术传播的多种可能性 , 表达了对技术与艺术全方位融合的未来的期待 。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主任高金萍从元宇宙概念在国际上的研究趋势说起 , 从如何重塑党和国家形象的高度 , 分析了全球传播秩序的变迁与动因 , 并提出应当通过建构新的文化认同平台、精选中国国家形象符号、构建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等途径 , 把握技术的机遇 , 从而构建全球传播的新秩序 。
新疆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北京外国语大学援疆干部宋毅副教授通过实例展示的方式 , 阐述了元宇宙概念与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建设及未来教育发展的关系 , 为未来元宇宙视野下如何建立“教育小世界”、创建“宇宙大学”及其共享运行机制为未来高等教育提供了新思路 。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谢庆立教授阐发了对于新传媒科技与新闻传播学研究“主体性”问题的思考 。 他提出 , 要与技术保持一定的距离 , 不能被科技所驯化 , 人文学者需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 运用新的跨学科的方法进行新闻传播学科的研究 。
在青年圆桌论坛环节 , 各专家学者分别就“谈论元宇宙:对于新技术社会想象的一些反思”、“媒介与触摸:电影、游戏、VR/元宇宙”、“元宇宙与基层社会治理-以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为例”、“5G、区块链等技术发展与元宇宙的诞生”、“思考:如何在元宇宙中传播汉语与中国文化”、“元宇宙与平台型管理”、“区域一体化和元宇宙视角下的数字身份认同”、“网络思政与‘第四课堂’建设”、“元宇宙视阈下京剧对外传播‘游戏论’刍议”、“元宇宙的可变性”等主题进行了探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