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装备试验鉴定部 武器装备试验鉴定( 四 )


从空间维度,对于某些空基装备,涉及飞行试验和地面试验,其中地面试验通常开展通用质量特性试验,包括可靠性、环境适应性、电磁兼容和软件测试等内容,此外对于某些难以通过飞行试验验证的能力,也可以在地面条件下开展验证 。无论是飞行试验还是地面试验,一般在时间维度上也有先后关系,但部分加严试验项目(如通用质量特性中的耐久振动试验)以及不具备空中验证条件的试验,也可以空地同步开展 。
武器装备试验的一体化特点,要求前后拉通、空地统筹 。其中,前后拉通首先是尽早暴露问题的需要,涉及不同阶段试验的统筹安排问题,本质上是要及早化解需求符合性风险 。研制试验主要解决功能性能的逐条验证,作战试验主要解决功能性能的综合验证 。如果综合验证开展过晚,针对暴露问题再开展装备技术状态更改,一是改动可能较大,二是周期可能较长,再加上无论是研制试验还是作战试验,都仍然是以装备实物为主开展,而未来装备复杂度可能进一步提升,如果完全串行验证和过度依赖实物验证,装备实物与用户需求不一致的风险将更加严重 。随着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和数字孪生技术的发展,装备验证将更加前移和虚拟化,这也是美军不断推行左移计划并提出在作战概念开发阶段就开展试验鉴定理念的根本原因 。
前后拉通也是提高试验效率的需要 。性能验证和性能鉴定等研制试验所要求的某些剖面、环境与配试目标等,均可能在该阶段难以满足或代价巨大,将作战试验提前至研制阶段开展,可以为性能验证和性能鉴定提供必要数据;类似地,性能试验和性能鉴定也可能拉通,在性能试验阶段应该掌握但没有掌握的某些数据,也可以利用性能鉴定数据补足,从而减少重复试验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为进一步提高试验效率和试验的科学化水平,对于某些空基装备,特别要求做好空地试验项目统筹 。长期以来,通过完成包括可靠性和环境等在内的多项地面专项试验,有效暴露了装备问题,并成为开展飞行试验的前提和基础,但也存在两类不足 。一是地面专项试验总体偏向于从难从严,容易造成过设计而降低产品效费比;二是即使在地面试验从难从严的情况下,装备交付部队后暴露问题仍然较多,很多问题都未在地面试验中暴露出来,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 。
究其原因,一是在于地面试验未能充分结合空中实际使用环境与剖面而开展筹划,二是空中与地面试验的内容安排在强调一致性的同时缺乏有效区分,三是缺乏对地面试验筹划有效性的考核机制,从而未能形成对地面试验筹划的正确导向,以为一味从难从严就可以了 。
(3)多样化
装备试验鉴定方法有计算、仿真、地面半实物/实物验证、全实物地面验证以及飞行验证(对于空基装备)等多种方式,而强化建模与仿真在装备实物试验鉴定中的应用,则是装备试验鉴定多样化的最主要特征 。
装备试验鉴定方法应该实现多样化的原因有三 。首先,对所有威胁场景、装备编配策略与战场环境的可能组合,进行全数遍历试验是极其昂贵和不现实的,特别是在联合作战与全域作战条件下,这些组合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相当多的场景、策略与环境只有通过仿真才能实现;
其次,在强化装备实战化考核的大背景下,即使是对某些重点能力在特定的场景、策略与环境下考核,受限于空域、可参与的兵力资源以及时间等原因,实战化考核剖面仍然会与真实作战环境有偏差,完全通过真实配试兵力完成考核,仍然是不现实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