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城市居民在“七彩祥耘·开心农场”里承包的菜地
如今 , 农场俨然成了一个集乡间亲子游、乡村文化教学、体验式蔬果采摘、乡村农家休闲等为一体的综合式“农文旅”项目 , 而这也拓宽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渠道 。
“农业多重价值的实现 , 为当地村民提供了更多工作岗位 , 同时他们的农产品也能交由农场为其销售 , 促进了农民的增收和集体经济的壮大 。 ”魏来说 。
既“乐在其中”
也“悠然栖居”
文章图片
太寺垭森林公园盛开的郁金香
近日 , 在中梁镇的太寺垭森林公园 , 金黄的银杏、火红的枫叶成为了这个季节里最亮丽的风景 。 而在不远处的餐厅里 , 借着冬日暖阳从城市走到乡村的市民一边用餐、一边谈笑风生 。
文章图片
太寺垭森林公园
过去 , 大家对该公园的印象还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花海林间” 。 而现在 , 太寺垭森林公园借着推进“农旅融合”的“东风” , 已成功将农业与文化创意、休闲观光相结合 , 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产业优势 , 实现了生态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
“过去虽然种植应季花朵也能吸引不少游客 , 但并没有产生多少实际效益 。 ”作为太寺垭森林公园的负责人 , 刘娅丽告诉采访人员 , 有段时间公园引进的荷兰郁金香很火 , 人潮如织 , 为此公园还连续举办了好几届郁金香花展 。 但是后来发现 , 人潮来的快 , 走得也快 。 “美是美 , 但是根本留不住人 。 ”
文章图片
太寺垭森林公园的民宿
“花海”能吸引人 , 这充分说明了“乡村游”的潜力 。 但随着收入、时间、生活节奏等因素 , 人们越来越渴望多样化的旅游 , 尤其希望能够在美丽的山水田园风光中彻底放松自己 。 而突破这一点 , 就突破了如何“留住人”的关键 , 真正把“花海林间”的公园打造成品牌 , 拉开档次、做出调性 。
“通过集思广益和外出学习借鉴 , 我们对园区进行了重新规划定位 。 ”刘娅丽说 , 根据公园不同地势以及不同年龄层次游客的需求 , 他们在“赏花”的基础上 , 划分了森林野趣区、太寺庙景区、生态观光区、户外娱乐区和管理服务区五个功能区 , 以大众化的生态休闲、度假公园为定位 , 以山林野趣为旅游引线 , 逐渐将多种旅游业态融入其中 。
文章图片
太寺垭森林公园里的红枫
用“老牌”的“花海林间”吸引游客 , 以有特色、有活力的拓展功能留住游客 。 太寺垭森林公园先后在划定的功能区里新建了阳光餐厅、咖啡厅、6座休闲观光紫薇长廊、绿色环保休闲观光水池、山顶观景亭、生态大棚、阳光茶坊、植物观赏大棚及锦鲤池 , 同时还按照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 , 增设民宿、露营帐篷、户外星空房等 。 原本单调的赏花之地一下子变得可观、可玩、可留恋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