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瘟的传播特点 非瘟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研究表明,ASFV 在环境中至少有 3 种不同的循环模式:丛林传播循环、蜱 - 猪循环和猪 - 猪循环 。目前,我国仍主要关注家猪循环 。ASFV 传播途径分为直接和间接接触传播,直接接触传播主要由感染猪通过口、鼻接触而传播;间接接触传播是由被病毒污染的泔水、工具、设备、物资、饲料、环境等传播,还可经由软蜱、蚊、蝇等叮咬感染猪后携带病毒传播 。
一、 猪
非洲猪瘟发病猪、感染猪、带毒猪是重要的传染源,感染猪只在潜伏期内以及感染耐过猪只均具有传播病毒的风险 。在非洲猪瘟疫情流行期间,猪场引种、购进猪苗、外售猪、淘汰猪及场内猪调运时容易让健康猪群感染病毒,造成疫情扩散的风险也最大 。欧盟在非洲猪瘟防控过程中提出,病死猪及可疑地区猪群是在非洲猪瘟暴发期间重要风险点,并强调猪场引种如引入无健康等级和非洲猪瘟阴性证明的猪只,存在传入非洲猪瘟的风险 。

非瘟的传播特点 非瘟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文章插图
二、 车辆
目前有些猪场运输饲料时允许商业化饲料车进入生产区内,若消毒不严格,具有巨大的交叉污染风险,为减少外来料车进入猪场生产区带来的风险,需要在场区边缘地带设置饲料中转站,每栋猪舍饲料由饲料中转站通过本场机械设备输送 。外来料车运送饲料至饲料中转站时也应对料车消毒 。
运猪车,包括猪苗运输车、出栏商品猪运输车、拉淘汰猪车和拉猪粪和其他废弃物的车辆,是传播该病的重大风险点 。场区在引种时需通过猪苗运输车引入仔猪,从场外引种距离不宜过远,距离越远,在运输途中感染的风险越大;全封闭运输车能够减少运输途中感染的风险 。运输车进入场区前需在洗消中心严格消毒,经非瘟PCR检测合格后抵达场区,通过转猪台将猪苗转入场区,换用场区内部运猪车送入生产舍 。育肥猪出栏时,指定的场外出栏运输车经洗消中心消毒检测合格后到达场区等候,猪只通过场内车辆经转猪中转(站)台送至出栏运输车 。无论引种还是出栏,场外车辆严格消毒后只能于场区大门处等候,不得进入场内,猪只通过出猪中转台通道进出,要做到内外车辆严格分开 。可在场外建立烘干房,对必须入场的车辆进行烘干消毒 。
猪场门卫、消毒更衣室、隔离宿舍等附属用房
三、 人员
人员(包括场区工作人员和外来人员)的鞋、靴及衣物等可传播非洲猪瘟病毒 。人员进入场区前需严格隔离,包括场外和场内生活区隔离 。场内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生物安全制度进行生产,进出生产区需淋浴、更换工作服 。生产工具专栏专用,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交叉污染 。外来人员须按照规范程序进行隔离、淋浴、更换工作服,并在场内指定人员的陪同下进行操作,防止出现违反生物安全的危险操作 。
猪场大门物品消毒间
四、 物资
猪场日常所需的生活用品、办公用品、生产用品及人员随身物品等物资都有可能在非洲猪瘟暴发期携带病毒,对猪场流通的物资进行严格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ASFV 对外界抵抗力非常强,根据不同物资属性要采取不同存放时间和消毒方法,包括干燥、熏蒸、臭氧消毒、浸泡消毒、酒精擦拭等 。所有入场物品需去除外包装,仅保留内包装,彻底消毒后方可进场,确保物品不是来自其他畜禽养殖场、ASFV 疫区、屠宰场、农贸市场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敏感区域 。
【非瘟的传播特点 非瘟的传播途径有哪些】五、 食品
ASFV 有较强的环境稳定性以及动物感染后较长的潜伏期,而且潜伏期可以排毒感染其他易感动物的两大特性,明显增大了其传播的风险 。由于 ASFV 能够在受污染的各类食物中,尤其肉制品中长期存在,因此,它们可以作为病原体越境甚至跨大洋传播的媒介 。这种传播模式是 ASFV 进入无疫地区的最常见途径之一 。例如,2007 年格鲁吉亚 ASF 的暴发就是由于在Poti 码头处理污染食品造成的 。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类似的传播事件,导致了 ASFV 引入葡萄牙(1957 年)、古巴(1971 年)、巴西(1978 年)和比利时(1985 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