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夏天 , 王亚平搭乘神舟十号进入太空 , 她曾在聂海胜、张晓光的配合下 , 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 , 6000余万名中小学生收看了直播 。
时光的神奇就在于梦想种下的那一刻 。 8年前的夏天 , 他们通过特殊的一堂课 , 看到了梦想闪光的样子 。 如今 , 那些因陀螺和水球实验而倍感惊叹的孩子已经长大 , 有些人已经毕业 , 甚至成为了航天人 , 亚平老师当年的教学正在开花结果 。
文章图片
王楠(左)与王亚平的合影
那次授课后 , 当时在山东省高密一中读高二的王楠深受影响 , 随即立下flag:高考时一定要填报一个与航天有关的专业 。 后来 , 她考上了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 此后 , 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 , 终于被保研到了高考时梦寐以求却失之交臂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今年她毕业加入了航天队伍 , 正式成为一名航天人 。
在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首次开课前 , 曾经的“太空班孩子”王楠给亚平老师写了一封信 , 感谢老师为自己种下了梦想的种子 , 正如她在信件的结尾对亚平老师所言: “或许一直以来 , 您并不知道我是谁 , 您早已成为我追梦路上向往的光 。 未来 , 我会继续以您为榜样 , 为中国的航天事业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微小却坚定的力量 。 ”
文章图片
王楠给王亚平写的部分信件内容
文章图片
【神十三|“太空班”学生给亚平的信:“您早已成为我的光”】王楠给王亚平写的部分信件内容
亲爱的亚平姐:
一直以来 , 您在我的心目中 , 既是在严苛训练条件下沉稳坚毅的飞天英雄 , 也是在镜头里亲切可爱、专业严谨的太空教师 。 多年来 , 我把您当成了崇拜的女神与奋斗的榜样 。 现在能有机会通过书信与您交流 , 我的心情十分激动 。 不过此时此刻 , 我更想把您当作亲近的亚平姐姐说点心里话 。
2013年那个6月 , 我还是一个在山东省高密一中读书的高二学生 , 而您已经被确定为神舟十号乘组的成员之一 , 为执行飞行任务做着最后阶段的准备 。 在电视上第一次看到您的照片时 , 我们全家人都夸您“又有才又漂亮”!不知道在发射前的那几天 , 您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
从得知神十任务中会有太空授课的消息后 , 每一天我都在盼望着这场直播——您在太空中讲的内容 , 不出几秒 , 我就能在地球上看见、听见 。 当年 , “太空授课”这几个字对大家来说还很陌生 , 身边的同学们也不太能理解 , 我为什么总会在提到它时眉飞色舞 。 于是 , 我不仅想自己看直播 , 还想拉着全班、甚至全年级的同学一起看 。
我永远忘不了那个上午 。 2013年6月20日10点 , 我们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视机 。 当我和全班50多名同学一起 , 看到您在失重环境下演示的陀螺、单摆和水球实验 , 以及在地球上很难实现的各种特技动作 , 我内心涌动的情感很难用单一词汇来形容 。
我惊叹于太空特殊环境和普通物理实验碰撞出的奇妙火花 , 我欣喜于刚刚在课本上学到的“牛顿定律”“宇宙速度”被您以如此特别而又直观的方式进行了验证 , 我感动于身边同学们眼中流露出来的光芒——太空探索的神奇和航天员的魅力终于被更多的人所看见、所理解!
那个“水球倒影”的镜头里 , 您水汪汪的大眼睛和波光流转的水球相映成趣 , 以及俏皮的一句“你看 , 透过水球 , 你们还能看见我的倒影呢” , 整个画面定格成为“太空课堂”留给我最美丽、最美好的一帧记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