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辽宁省科学技术馆科技辅导老师为同学们做与航空相关的实验 。赵桂华 摄
中新网沈阳12月9日电 (采访人员 赵桂华)“哇 , 太神奇了!”
12月9日下午 , “天宫课堂”与广大中小学生见面 。 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 。 沈阳市第五十一中学作为辽宁省科学技术馆指定的辽宁省唯一同步试验操作地点 , 学生们有幸与三名宇航员同步操作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物体运动、水膜表面张力等实验 。
文章图片
为大家热舞的机器狗引起很多学生的喜爱 。赵桂华 摄
活动现场 , 辽宁省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将球幕影院、科普展品、科学实验、机器狗表演、宇航服展示等丰富多彩的科普项目送进校园并组织师生通过观看电视直播 , 与多位航天系统重量级嘉宾以及网友喜爱的物理老师、科普达人一起观看浩瀚太空 , 品尝太空食品 , 揭秘航天员训练日常并通过中国科技馆配发的“天宫课堂”科普实验包 , 采取天地协同互动方式 , 即时与航天员一起做实验 , 一起感受科学魅力 , 一起探究奥秘宇宙 , 活动现场成了他们的“航天科普课堂 。 ”
【“哇,太神奇了!”辽宁沈阳中学学生走进“天宫课堂”】
文章图片
学生们通过做球的浮力实验来感受太空与地球重力的不同 。赵桂华 摄
文章图片
浮力实验 。赵桂华 摄
采访人员在现场看到 , 同学们好奇地体验着每一项实验 , 当看到一些神奇的科学现象出现时 , 不时地发出一浪高过一浪的赞叹声 , 乃至于太空授课直播结束了 , 同学们还沉浸在一遍遍操作实验的乐趣中……
此次活动的开展 , 使学生从被动旁观者变成主动参与者 , 让他们真正地走近航天、了解航天、热爱航天 , 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宇宙的魅力和祖国航天事业的巨大成就 , 激发了广大青年学子学习载人航天精神 , 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热情 , 增强了民族身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
文章图片
同学们认真观看“天宫课堂” 。赵桂华 摄
沈阳市第五十一中学所在的浑南区教育局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 通过搭建多领域、多场域 , 可交互、可共享的学习空间 , 努力建构具有浑南特色的高品质“智慧+”课程 。
文章图片
跳舞圆形针 。赵桂华 摄
自2015年起 , 浑南区教育局持续开发“四大场馆”课程 , 组织全区所有中小学参与不同场景下开展的学习和实践体验 , 尤其是北师大沈阳附小等学校 , 更是把学生学习课堂开设在了“四大场馆”内 , 每周固定1-2个下午 , 由学科教师组织学生到馆开展学习活动 , 将国家课程与场馆资源相融合 , 更好地加深了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 , 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探究和自主学习能力 。 浑南区平均每年参与实践体验学习的中小学生约有12000多人次 , 至今已有近九万人次参与到“智慧+”区域课程体系之场馆课程中 。 辽宁省博物馆、省科技馆等场馆对当地中小学生的实践活动非常重视并大力支持 , 除在场馆提供学习空间外 , 省科技馆、省博物馆、省图书馆还派出大篷车 , 把实践学习资源送进校园 , 让多维空间的学习时时发生 , 让学生深切感受“智慧+”课程带来的幸福和成长 , 让“智慧+”课程成为学校整体发展的能量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