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路“合二为一”
加速经济“圈”
时翔 , 携恩科技副总经理 , 最近两年频繁往返于成渝之间 。 今年7月 , 携恩科技在重庆成立分公司 , 将在成都形成的典型示范场景——无人航空社会治理板块复制到重庆 , 积极拓展重庆市场 。
蓉企“走出去” , 源于此前的对接 。 去年4月 , 重庆沙坪坝区政府带队来成都考察取“真经” , 向携恩科技抛来合作的橄榄枝 。 “我们有技术 , 重庆有市场 , 此次合作正是携恩科技‘走出去’的契机 。 ”时翔谈道 , “将结合重庆的特点 , 把我们的时空大数据平台、整个研发以及后续应用场景的探索 , 落地到重庆去 , 我们在成都所孕育的这些成果将在重庆开枝散叶 。 ”时空大数据智能飞行服务平台是携恩科技基于多年无人机飞行服务 , 在深入应用场景获得大量飞行数据后 , 自主研发的一套大数据智能应用平台 。
《规划纲要》提出 , 要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 , 发挥科教人才和特色产业优势 , 大力推进科技和经济发展深度融合 , 打造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和协同创新示范区 。
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 剑指同一目标 , 成渝携手共进走创新路 。 无人机产业的发展 , 离不开人才支撑 。 去年5月 , 成都携恩科技有限公司还与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在成都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共同发起成立“无人机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和“无人机飞行技能训练基地” , 分阶段开展无人机应用技术研究、无人机大数据应用研究、共同拓展无人机技术服务应用市场和领域 。
“重庆也是我们‘走出去’的首站 。 ”时翔认为 , 重庆与成都的无人机产业发展各有侧重 , 重庆侧重硬件领域 , 携恩在软件服务领域具有优势 , 此次合作是强强联合 , 非常看好双方未来的发展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给两地带来了产业发展、创新合作等重重机遇 , 而成渝两地也都在努力 , 把机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实物量’ , 也给两地企业合作发展打开了新的大门 。 ”
携恩科技重庆分公司坐落于“成渝·同创园” 。 在“成渝·同创园”运营负责人徐立看来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给成渝两地携手发展带来不少机遇 。 “比如 , 现在两地之间1小时就能通达 。 ”
携恩科技以外 , “成渝·同创园”还有哈瑞特科技等七八家企业入驻 , 涉及大数据、无人机、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 , 在成渝两地共建的科技创新平台上 , 共同促进成果转移、转化 , 共享科技人才资源 。 毗邻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 , 可借此建设“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 , 未来的市场可借此拓展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
放眼成渝地区 , 共建科技创新中心之下 , 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启动建设 , 推动川渝高校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 , 围绕人工智能、大健康等联合实施重点技术研发项目15个……唱好“双城记” , 成渝协同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
【“双城记”话语场】
科研平台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推动成渝地区能源互联网和清洁能源产业发展
【成都如何走好创新路?】位于四川天府新区兴隆湖的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成立于2016年3月 , 作为四川省校合作的第一个科研机构、清华大学在西部唯一的派出机构 , 研究院面向能源互联网前沿技术与关键领域 , 大力推动学科交叉融合 , 积极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科技创新部主任吕岚春介绍说 , 如今 , 该研究院已经是清华大学工程领军博士西南项目的培养基地 , 未来将对成渝地区的工程领域人才培养有积极推动作用 。 此外 , 在科技创新方面 , 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 从成都科学城的发展 , 到对正在建设的天府碳中和实验室 , 研究院都会以能源互联网的实验平台 , 为科技创新和碳中和实验室做更多支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