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汉中
近年来 , 在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深入发展下 , 我国工业制造正迅速向智能制造转型 , 与之配套的工业软件亦随之进入了高速成长时期 。 据公开资料显示 , 2020年我国工业软件产品收入已达到1974亿元 , 较2019年同比增长14.77% , 增速已明显远高于行业全球平均水平 。 而在行业需求持续扩张的加持下 , 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工业软件企业的成长空间也正得到进一步拓宽 。
在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领域 , 中望软件(688083.SH)经过多年深耕 , 中望已成功打破了我国二维CAD软件领域由欧美垄断的局面 , 并进军三维 CAD和仿真分析CAE市场 , 产品已畅销于90多个国家和地区 , 也是目前中国惟一同时拥有自主二维CAD、三维CAD/CAM、仿真CAE核心技术与产品矩阵的国产工业软件企业 。 根据中望近期发布的中望3D相关研发成果来看 , 随着硬核研发的持续推进 , 中望软件作为国产三维CAD软件的领军企业 , 正一步步在该技术领域实现全面突围 。
国产化严重不足 , 核心技术成为国产工业软件厂商突围难点
三维CAD软件的下游客户主要包括3C电子高科技、轨道交通、模具、汽车和装备制造等领域 , 应用前景无疑十分广阔 。 据工信部统计 , 2020年我国工业增加值总量占全球比重超过20% , 同年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同期仅占全球6% 。 相较于我国工业制造业的迅速发展 , 支撑着工业企业业务和应用的工业软件却显得尤为薄弱 。 业内人士分析表示 , 鉴于我国工业增加值的全球占比 , 我国工业软件行业有望持续高速增长 , 长期看 , 其将达到与我国工业增加值相称的地位 。
文章图片
由于技术壁垒和先发优势等客观局限 , 行业目前的主要市场份额均被国外大型工业软件企业占据 。 根据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统计 , 2018年西门子、达索、欧特克、PTC 和 Bentley 五家海外大厂在中国市场占比 94% , 而国内厂商占比尚不足5% 。 除了规模占比方面 , CAD软件最核心的几何引擎技术也几乎都掌握在国外巨头手中 ,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制造的发展 。 因此 , 核心技术的突破就成为国产三维CAD软件企业崛起的难点 。
高水平研发投入 , 体现企业专注硬核研发的决心
近年来 , 在地缘、成本等优势的加持下 , 以中望软件为代表的国内CAD厂商正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加速对核心技术的突破 。
据Wind数据显示 , 2017年至2020年 , 中望软件的研发投入费用分别达到0.73亿元、0.85亿元、1.08亿元和1.51亿元 , 平均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维持在30%以上 , 远高于同行平均水平 。 而据今年前三季度数据显示 , 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已达到34.34% 。 由此可见 , 中望软件对硬核研发显现出了巨大的决心 。
公告显示 , 截止到2021年半年报披露时点 , 中望软件拥有研发人员480人 , 占公司总人数的50%以上 。 其中 , 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研发人员占研发总人数的97.71%以上 , 其中包括毕业于剑桥大学、康奈尔大学、杜克大学、普渡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20名博士 。 另外 , 在继广州、武汉、北京、上海及美国佛罗里达州五大研发中心后 , 中望今年又新设立了西安研发中心 , 这也进一步拓展了其核心研发团队的规模和实力 。
研究显示 , 经过36年的技术积累 , 中望3D的三维几何建模内核已成为国内少有的实现商业化应用、在工业设计领域被大规模实践验证过的自主内核技术 。 而拥有这项核心技术 , 不仅能保障用户的设计数据安全 , 更保障了其研发路径的自主性和产品迭代的速度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