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各个园林的特点 苏州园林的风水( 二 )


苏州园林各个园林的特点 苏州园林的风水

文章插图
耦园住宅取离卦朱雀门,“当门一曲抱清川”,门临由西向东的内城河,明堂开敞,阳气最旺 。门前原有八字照墙,呈不封闭状,以阻挡“煞气”,并保持“气畅”,清风徐来,风柔气聚,缭绕有情,也避免外界直视 。
海中神山和壶天仙境,自秦汉至今,始终是园林模仿的永恒主题 。中国神话中也称海中三神山为“三壶”:“海上有三山,其形如壶,方丈曰方壶,蓬莱曰蓬壶,瀛洲曰瀛壶 。”“壶天”这种仙境模式,实际上是封闭式小天地,里面应有尽有,陶渊明的“桃花源”就属于这种类型 。苏州园林都有高高的园墙四面围合,其间则穿池凿石,具有安全性和私秘性,属于神话中的蓬壶仙境模式 。例如拙政园就是一池居中,建筑皆面水而筑,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 。拙政园住宅部分位于山水园的南部,分成东西两部分,呈前宅后园的格局 。住宅坐北面南,纵深四进,有平行的两路轴线,主轴线由隔河的影壁、船埠、大门、二门、轿厅、大厅和正房组成,侧路轴线安排了鸳鸯花篮厅、花厅、四面厅、楼厅、小庭园等,两路轴线之间以狭长的“避弄”隔开并连通 。


(蓬莱仙境入园庭 。海中神山和壶天仙境,自秦汉至今,始终是园林模仿的永恒主题 。中国神话中也称海中三神山为“三壶”:“海上有三山,其形如壶,方丈曰方壶,蓬莱曰蓬壶,瀛洲曰瀛壶 。”拙政园中的建筑皆面水而筑,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结合,也体现了对传说中蓬壶仙境的模仿 。)
苏州园林各个园林的特点 苏州园林的风水

文章插图
风水学认为,“凡宅居滋润光泽阳气者吉,干燥无润泽者凶” 。住宅固然要求干燥,但周围如果没有溪水环绕,就断绝了生机 。耦园东花园水池,自北而南狭长似带,南端有一个卷棚歇山式水阁“山水间”,三面临空,给人以溪流不尽之感 。耦园双照楼靠东临河,东、南、西三面都有窗,可远眺朝晖夕影、青山黛痕,俯瞰东园的山水花木 。耦园东南角的“听橹楼”依外围墙转角而建,两面临河,与内城河仅一墙之隔,船舫来往不断,每当月色空明之夜,四周万籁俱寂,这时,于宁静中时时传来橹声,形成绝妙的“声借”,使人领受到江湖野趣 。
风水学对小环境的树种选择也甚为讲究,有“中门有槐,富贵三世,宅后有榆,百鬼不近”之说 。苏州园林的造园者也非常注重对植物树种的选择,网师园、狮子林门前庭院都植有槐树,以符“槐门”之称,古意犹存 。耦园正厅天井中植有两株金桂,轿厅庭园内则有两株玉兰,狮子林大厅的前后都种上了金桂玉兰,以合“金玉满堂”之意 。沧浪亭草树郁然,杂花修竹之间有小路通往住宅,住宅三面环水,左右都有林木相遮蔽,前竹后水,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苏州园林中以松柏为主景的也很多,网师园的“看松读画轩”、拙政园的“听松风处”、怡园的“松籁阁”都以松为主景 。



苏州园林各个园林的特点 苏州园林的风水

文章插图
(网师园书房看松读画轩,雅人深致 。)
苏州园林的建筑山水掩映于草木葱茏之间,植物的色、香、姿、声等,可以组成独立的景观,也常被用作其他景观的组合材料:槐阴当庭、插柳沿堤、栽梅绕屋、结茅竹里,这样配置都是为了符合美的规律,并达到趋吉化煞的目的 。
苏州园林追求的是超功利的人生境界,推崇淡泊、平和,不求奢华 。苏州园林色彩淡雅,避免强刺激的大红色和金黄色 。园林中的植物常绿者多于落叶者,绿色给人平静安定之感,有利于营造恬静幽雅、空明澄净的环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