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有些丫头为什么会穿金戴银呢( 三 )


比如说袭人 。袭人的母亲病重,想见袭人,王夫人派和凤姐说 。凤姐让袭人打扮好了找她,她见着袭人时,“袭人头上戴着几枝金钗珠钏,倒华丽,身上穿着桃红百子刻丝银鼠袄子,葱绿盘金彩绣绵裙,外面穿着青缎灰鼠褂 。”这样子比起那拱肩缩背的正经小姐邢岫烟,不知道要好多少,可是凤姐依然认为穿着寒素了点,给了她几件大衣服 。
在贾府,虽是当差,但实际上贾府的丫头婆子非常多,差轻人多的地方多的是 。就如怡红院,二十多个丫头婆子,十几个小厮,只侍候宝玉一个主子,能有多少事?所以就算是领了针线活的晴雯,也能留三寸多长的指甲,还能用凤仙花染得漂亮——平常人家的小姐,哪能这样?
为什么用那么多丫头婆子?
贾府是国公府,虽然如今不比往常,但是基本的规格要有,就如戏班子,一定得养一班,而不是象普通富人家,请酒时把戏班子请来,或者干脆想听戏,还得跑戏园子里头去,那是不可能的 。别说贾母等人拉不下脸来,就拉得下脸,别人也不会瞧得起她们,因为这是没落的同义词 。内囊上来了,寅吃卯粮什么的,也就自家人看见,宁可可着人做饭,也不能让人家知道穷了,一旦被发现,政治利益就受到影响,别说联姻什么的,就是平时来往,都会被排挤出来 。有了下人,还得让他们体面,因为他们,是贾府兴旺与否的风向标,穿金戴银的美貌丫头,是贾府繁盛的标志 。(文/宛如清扬)
贾家是豪门大族 。一如秦可卿所说:“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赫赫扬扬,风流逸世,已及百载 。”祖辈的风月繁华养成了贾家奢侈糜费之风,他们讲究吃、讲究穿、讲究戴、讲究玩乐、讲究排场、讲究面子 。丫环们朝夕随侍,迎来送往,是主子们的脸面,因此要把她们打扮地十分光鲜!
比如花袭人回去奔丧,王熙凤特意嘱咐她不要用家里的铺盖,怕不干净 。袭人没有好衣服穿,王熙凤给了她一件好的,并说等有空闲时再给她做新的 。还让花袭人把主子赏赐的金银首饰都戴上,打扮地花枝招展,领着婆子们风风光光家去了 。
除了体现贾家作为皇亲国戚的威仪、以及仁慈和讲究外,更重要的一点还在于:让敌对势力不敢小觑贾家,你们瞧,贾家的丫环奴才都比一般人家的主子小姐要体面,可见贾家的财势多么强大!
有人说《红楼梦》是富贵文学,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
在《红楼梦》中,大部分场景都是围绕着贾府的主子以及体面丫头等人的,如贾府祭祀,元妃省亲,贾母两宴大观园等 。
而能够入了作者笔墨的人都是服侍在主子身边的,有体面的丫头婆子,如那些奶嬷嬷们,那些领一两银子的大丫头们,他们侍奉在主子身边,既是主子的心腹,也是主子的体面 。所以她们穿金戴银,使奴唤婢,甚至比外面大户人家的主子还要风光 。如晴雯,就曾经是贾府下人赖嬷嬷家里买来的使唤丫头 。
不过,贾府里面有体面的丫头还是有限的 。更多的是那些三等的粗始丫头,他们辛苦劳作,很少歇息,只是作者的眼睛很难涉及到那里罢了 。即使写了,也是点到而止,并不会浓墨重彩去铺陈 。所以,读者的印象里,《红楼梦》里大多是如平儿袭人晴雯那样的人物 。
至于那些数量相当多,衣着真简朴的人,作者并没有多写使用相对应的笔墨 。
同理,贾府的丫头们也是分等级的,她们分做三等,一等大丫头,二等大丫头,粗使小丫头 。她们的月钱也是不一样的,大丫头是一两银子,二等丫头是一吊钱,小丫头是五百钱 。
还有,丫头们除了定例的衣服首饰外,她们也会因为受宠等原因,得着主子赏赐的衣服首饰,如秋纹去给王夫人送花,王夫人就给她几件衣服 。而袭人,平儿等,她们属于屋里人(妾),她们的衣服首饰就会更加华丽一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