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界12月10日消息 , 今日 , “2021启·齐碳科技新品发布会”于线上举行 , 齐碳科技发布了国内首台即将量产的纳米孔基因测序仪QNome-3841 , 以及配套芯片和试剂 , 并宣布其位于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的生产基地竣工 。
QNome-3841的成功发布和量产 , 意味着国产纳米孔基因测序技术正式踏入市场化进程 , 齐碳科技也成为国内第一家将纳米孔基因测序技术推向市场的高科技企业 。
全新纳米孔基因测序仪量产在即市场化进程开启
发布会上 , 齐碳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白净卫博士表示 , “QNome-3841是国内首台即将量产的全自主研发纳米孔基因测序仪 , 搭载专有测序芯片Qcell-384以及配套试剂盒 。 QNome-3841定位为一款小通量测序仪 , 8小时可产出1-1.5Gb数据 , 单次准确率达90% , 一致性准确率(50x)达99.9% , 读长是四代测序仪天然的优势 , 齐碳内部已使用此款设备完成了读长大于300Kb的测序实验 。 首款量产产品因直接测序、实时、小巧便携等特点 , 特别适合小型实验室、户外及对时效性要求高的应用场景 , 例如临床应用时 , 可以做到来一个样本测一个样本 , 无需凑样 , 可大大缩短测序时间 。 此外 , QNome-3841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数据分析平台 , 两种模式可根据测序场景进行选择 。 ”
随着全新纳米孔基因测序仪的量产 , 纳米孔测序技术将在更多应用场景中发挥效用 , 为生命科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及应用提供更便捷、高效的解决方案 。
发布会上 , 白净卫博士还分享了齐碳科技过去一年里在纳米孔蛋白、生物芯片等核心技术方面取得的实质性突破 。 齐碳科技最新一代自主研发的K2系列纳米孔蛋白 , 测序准确率大幅提升 , 在没有进行basecall算法的优化下 , 单次准确率已达到95% 。 此外 , 齐碳科技研发了基于有机基材和硅基材的两种流体芯片 , 耗材可拆卸 , 有效降低测序成本 。 同时完成了自主ASIC芯片设计 , 全流程国产化生产 , 真正实现中高通量芯片的自主可控 。
“在过去的五年里 , 经过不懈努力 , 我们欣喜地看到纳米孔测序技术的准确率随着蛋白生化和算法模型的进步在不断提高 , 预期在不久的将来可以比肩当下的主流测序技术 。 在通量方面 , 随着芯片设计和工艺的成熟完善 , 将更灵活地适应各类应用场景 。 ”白净卫博士强调 。
发布会上 , 齐碳科技还宣布了其位于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的生产基地正式竣工 。 该生产基地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 , 共3层 , 总投资金额达2亿元人民币 , 设有办公区、展示区、蛋白生产车间、试剂生产车间、仪器生产车间 , 以及检验区域、仓库等各项功能区 。
生产基地计划投产产品涵盖建库试剂盒、测序试剂盒、生物芯片、纳米孔基因测序仪等 。 投入使用后 , 每年将生产纳米孔基因测序仪2000台 , 配套检测试剂盒、芯片100万人份测试量 。
Alpha Test成果丰硕奠定国内纳米孔测序技术信心
2020年9月 , 齐碳科技发布了中国首台自主研发的纳米孔单分子基因测序仪 , 基于该产品的AlphaTest今年5月正式启动 。 发布会上 , 齐碳科技首次公布纳米孔基因测序仪QNome-9604在多领域、多场景下的优秀表现 。
齐碳科技联合创始人谢丹博士表示 , 在Alpha Test阶段 , 齐碳科技与病原体研究、遗传病研究、肿瘤研究、司法刑侦、动植物保护等领域的头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多家机构开展合作 , 涉及70多个项目 , 1500多个样本 。 项目涵盖土壤宏基因组测序、疾病检测、物种鉴定、基因组组装、病毒分型、临床病原检测等 。
在这些合作项目中 , 通过利用纳米孔基因测序仪QNome-9604对大量细菌、病毒和人类基因组样本进行测序 , 已累计输出800Gb数据 。 而这些数据也为将来更多的创新研究 , 提供有力支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