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1时42分 , 又有一艘波罗的海号报告 , 称发现了“冰山和大量的浮冰” 。
知道了这条消息后 , 稳妥起见 , 船长史密斯决定变化一下航道 , 向着更靠南的方向前进 , 试图绕过这片海域 。 不过船长并没有要求船只减速 , 他也有着苦衷:泰坦尼克号隶属于英国白星航运公司 , 他们公司向来以准时准点著称 。 作为这艘巨轮处女航 , 船长必须要按时出现在目的地纽约港 。
在海员们的眼里 , 冰山也不算是很大的威胁 。 先进的造船术已经让当时的舰船相当坚固 。 就在1907 年 , 德国一艘轮船撞上了冰山 , 但他们船头却能将冰山撞碎 , 仍然顺利完成了航行 。 于是 , 船长仍然让船员们把的航速保持在 22 节(约25 英里/小时) , 仅比限定的最高速度低了 2 节 。
接下来的时间里 , 船长没有再收到关于冰山的无线电消息了 。
然而 , 这并不是因为没有相关消息 , 而是操作员太忙了 , 以至于把这些消息忘记了 。 当然 , 也可能是操作员没意识到这些消息的重要性 , 他们认为船长已经知晓了附近冰山的消息了 。

文章图片
图3/9
泰坦尼克号转发了关于两座大冰山位置的电报丨YvesRenard/WikiCommons
这些没有离开无线电室的消息包括:
13时45分 , 美洲号报告说 , 他们“经过了两座大冰山”;
19时30分 , 加州人号报告了“三座大冰山”;
21时40分 , 美莎巴号报告说“看到了很多浮冰和大型冰山” 。
此时的无线电操作员们 , 正在加班加点地向纽芬兰中继站发送着乘客们的信息 , 积压下来的待处理业务实在太多了 。
22时30分 , 距离泰坦尼克号仅30公里的加州人号 , 决定在这片水域停下来过夜 , 等天亮再出发 。 随后 , 加州人号电报员伊凡斯再次向泰坦尼克发来警告:“我们被冰山挡住了……”
此时 , 菲利普斯打断了这个信号 , 并回复到:“闭嘴吧 , 我在忙(Shut up!I‘m working)”

文章图片
图4/9
别吵吵!丨电影《泰坦尼克号》
不断被忽视的冰山预警 , 最终成为了泰坦尼克号悲剧的预言 。
到底要用哪种求救信号?
1912年4月14日23点40分 , 泰坦尼克号瞭望员发现了船体正前方有冰山 。 值班人员立刻尝试右转绕行 , 但为时已晚 。 泰坦尼克号右舷撞到了冰山 , 船体出现缝隙 , 海水大量涌入 。
这艘巨轮并没有立刻沉没 , 而是开始缓慢地下沉 , 船上的人还有时间自救 。 无线电操作员们也开始向外发出信号 , 但最开始 , 他们并没有选择使用国际通用的求救信号 。

文章图片
图5/9
毕亚马号收到的求救信息:我们撞上冰山了 , 正在快速沉没 , 请求帮助丨英国国家档案馆
船长冲进无线电室 , 让正在值班的菲利普斯立刻向周围发出无线电求救信号——“CQD” 。 这是马可尼公司使用的求救信号 , CQ代表着“sécu” , 这是“sécurité(安全)”的缩写;D则表示“紧急情况(Détresse)” 。
半个小时后 , 布莱德建议菲利普斯更换求救信号:SOS与CQD轮流出现在向外发送的无线电信息里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